朱一龙、肖战先后遭流量反噬 偶像的未来饭圈说了算不算?

摘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要点速览:

1.朱一龙前脚私生饭传“隐婚生子”,后脚遭站姐脱粉回踩。从肖战到朱一龙,数据女工们用爱发电偶像送上顶流位置后,偶像们也要警惕流量反噬的后果

2.蔡徐坤VS周杰伦的打榜事件饭圈日常的“控评”“打榜”“做数据”成功出圈,但最大的赢家是微博。

3.饭圈为送爱豆出道需疯狂氪金,粉丝经济4.0时代,数据即价值

4.蔡徐坤的“一亿微博转发量”事件上央视,“数据造假,流量作弊” 的行业内幕被摆上台面。

5.肖战“227”事件遭流量反噬,偶像失声被质疑,最终工作室下场管控粉丝。

Hello大家好,我是时时刻刻冲在娱乐圈吃瓜第一线的小师妹,不过小师妹吃的,是这个名利场背后的资本逻辑

今天小师妹要唠的,就是偶像和粉丝之间爱恨交织的关系。

朱一龙、肖战先后遭流量反噬 偶像的未来饭圈说了算不算?(来源:本站财经)

不得不说,朱一龙最近有点水逆,他前脚被私生饭传“隐婚生子”,后脚遭站姐脱粉回踩,爆出他的未修生图,直呼“秃头,水桶腰”,还声讨修图工伤赔偿!

“隐婚生子”的传闻,则是一个私生饭通过朱一龙的身份证号码,登上他的ETC,扒出了这一传言。朱一龙工作室的回应,并未直接说“未婚无子”,只说侵犯“名誉权”“隐私权”。粉丝们对于这样模棱两可的澄清,并不买账,纷纷跑到他经纪人微博下怒怼起艺人团队,强烈要求给个“正面狠话”。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前有肖战粉丝带来的流量反噬,后有凭流量优势拿到S卡的陈宥维在综艺舞台上不敢拥抱同场女演员。

在粉丝掌握了绝对话语权的粉丝经济4.0时代,饭圈女孩堆砌的流量似乎能把偶像推向神坛,也好像能让流量泡沫瞬间破灭。

娱乐圈从来都是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的地方。只不过,成为能被看见的新人是有套路的,粉丝是其中的重要一环;而且在所谓的大数据背景下,是越来越重要的一环。

从最早的《超级女声》《快乐男声》,再到《青春有你》《创造营2020》,甚至包括《乘风破浪的姐姐》,这一档档偶像养成系节目爆红的背后,正是一直在升级换代的粉丝经济。

“你一票,我一票,某某明天就出道”成为粉丝经济最具代表性的slogan。

《2019偶像产业及粉丝经济白皮书》的数据显示,预计2020年,我国偶像市场总规模将高达1000亿元。

而当下饭圈女孩的追星模式,已经升级为粉丝经济4.0。

这一期小师妹就从饭圈日常的“打榜”“集资”“轮博”“反噬”四大行为来谈谈粉丝如何将爱豆推上神坛,以及流量泡沫又是如何被戳破的。

为爱发电 免费打工:

“控评”“打榜”“做数据”

饭圈日常No.1:控评、打榜、做数据

已经开始谢顶的80后可以回忆下被数据支配的“坤伦超话大战”。那时与其说是周杰伦PK蔡徐坤,不如说是后者的00后粉丝难为70、80后的老阿姨,两代粉丝的碰撞让饭圈日常的“控评”“打榜”“做数据”成功出圈。

难为拖家带口的中年人被迫营业,在接受完职场的鞭打,哄睡自家神兽后,还要默默钻研打榜要义。

当然,这件事,最大的赢家只有微博。要知道按照微博超话的设计规则,每周一零点所有数据会清零。但粉丝打榜带来的“日活”,支撑着微博的广告和营销价值。从热搜上也能看出来,明星是微博的第一生产力。

粉丝们自愿化身“数据女工”,手握多个微博账号。日常在艺人超话中打投、签到只是入门级操作。除了爱豆和金主爸爸的微博,还有提及自家爱豆的营销号微博、自家爱豆工作室的微博等,都是数据女工的“战场”, 点赞、评论、转发、刷屏那可是一条龙服务。

“哥哥发微博啦!目标评论10万条!”“金主爸爸发微博啦,目标20万!冲鸭!”——只要数据组的号令一发出,这些数据女工就带着她们惊人的战斗力花式为爱豆奋战。

不得不说,她们为自己的爱豆不分昼夜地刷KPI的能力和热情,可能会让大量社畜闻风丧胆,比如正在家里“躺尸”玩手机的小师妹。

粉丝经济4.0时代:

数据即价值?

饭圈日常No.2:疯狂氪金 为品牌集资

粉丝行为深度影响偶像的现象可以归结为“粉丝经济”4.0模式的结果

第三方营销数据技术公司AdMaster在《粉丝经济4.0时代》中指出,“粉丝经济”已经从从80、90年代的1.0阶段进化到了当下的4.0时代。

1.0时代的粉丝能做的还只是买买唱片和磁带。这种单向追随的方式中,作品是粉丝了解偶像的唯一途径。之后随着社会化媒体的不断发展,在粉丝经济的2.0时代和3.0时代,粉丝从拥有对话权的“追随者”升级为拥有部分参与权的“消费者”。粉丝群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购买力逐渐成为粉丝战斗力衡量标准的同时,是粉丝地位的提升。

这种双向互动体早已被印证是走得通的。一方面,对粉丝而言,只要肯花钱,爱豆不再只是远在天边,更有甚者,粉丝都能决定爱豆穿什么衣服;另一方面,“红”“爆款”不再是门玄学。君不见Netflix在《纸牌屋》开播前就知道该剧一定会大火,因为他们利用大数据分析,只找网友最喜欢的演员拍摄用户最感兴趣的作品。

偶像养成系节目,更是这一逻辑的集大成者。粉丝通过为品牌集资、氪金打榜、做数据来送偶像C位出道。

以《青春有你2》为例,粉丝通过购买《青春有你2》独家冠名商真果粒的一箱花果轻乳产品便可兑换15个“助粒值”为心爱的选手助力。“助粒值”直接决定了每轮选手的排名以及最终的出道结果,也就相当于把粉丝的氪金量与偶像的前途挂钩。

爱豆作为吸金者,从来都是商品——由他的粉丝群体重金打造。数据女工们刷数据不过是流水线作业的“工人”,被加工后的艺人,打上“流量”的标签,就可以在资方那里“卖”个好价钱。

其实,这更像是一场多方合力的共谋。制作方、品牌方、经纪公司的获利自不必说,粉丝也通过花钱得到了“参与”的快感。

毕竟,这种“决定其他人的命运”的feel,刺激。

当然,是交易即有规则。粉丝们做数据,也需要服从资本和平台制定的游戏规则。

这笔交易,说好听点是定制爱豆;说难听点,那就是新型割韭菜

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规则”和“套路”,轮番等着粉丝。比如前段时间的“搬家”。

听不懂是吧?也不用听懂。

管他什么这个榜那个榜的,都只不过是平台换个名目割韭菜罢了。毕竟普通人,只知道有个热搜,平台能折腾到的,也只有粉丝,那肯定是要可着劲地霍霍。不然平台的数据怎么办、财报怎么看、融资找谁去、股价怎么升?

当然,这事也不用对平台上纲上线。毕竟这不过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轮博女工”的背后:

数据造假 流量作弊

饭圈日常No.3:操纵流量 爆肝轮博

司马迁在《史记》里有句话说得好,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俄国人说的更狠,“只要有利可图,哪怕寸草不生”。

为了利润,资本有时可以不顾一切。

所以,当做数据可以做出流量,有了流量又可以快速变现的时候,数据造假几乎就是必然会发生的了。

央视新闻曾在2019年初,用近7分钟的时间披露了“数据造假,流量作弊”的行业内幕,并以蔡徐坤的“一亿微博转发量”事件为例,点出“人为操纵流量,数据造假”的平台乱象。

“一亿微博转发量”原是粉丝对自家爱豆第一支MV支持的献礼。但这份礼物在破了蔡徐坤“轮博”记录的同时,也成为了蔡徐坤被点名的导火索

有媒体就说了,“一将功成万骨枯,流量背后是女工。 夙夜轮博如枕戈,吾家爱豆又热搜。”

轮博能不能送没有足够作品的流量明星“出圈”,甚至吸引到品牌和资方另说,至少刷数据吸引到了外国网友的关注。

比如吴亦凡在iTunes的Billboard榜单上屠榜一事,就是粉丝刷数据刷得太过忘情,生生把Kris Wu,刷成了在twitter被群嘲的Kris Who.在iTunes把吴亦凡歌曲的异常数据清除之后,相关歌曲的排名骤降至100名开外。但在当时吴亦凡所属的环球音乐公司辟谣吴亦凡专辑数据造假后,Billboard的数据提供方尼尔森经过核实,表示吴亦凡专辑销量存在准确性和合法性。这场轰动海内外的“刷榜”风波才逐渐平息。

不过,有时候也不全是粉丝的锅。央视的报道中就提到,不少刷流量相关的第三方平台都自带创建粉丝和自动转发功能,客户只需要按要求付费,即可稳定、高效的给爱豆刷出可观的数据。比如,在一些涨粉的业务中,十块钱就能买到400个粉丝,或转发指定微博100次。

回到“一亿转发量”事件。在被央视曝光流量数据造假后,“1亿转发量”幕后推手星援APP也被端了。

小师妹科普下,星援APP在饭圈是打造“流量神话”的一大利器,半年吸金800余万。20元充会员,一个轮博女工在APP内就可分分钟就可以拥有5000个微博小号。而在一些较为严格的饭圈轮博组里若未完成合格的KPI,甚至会被踢除、拉黑。

这种由畸形、病态的粉丝文化推上神坛的追星神器最终难逃掉被查封的命运。

某报在批评星援现象时说:“粉丝文化现象成为拉动娱乐产业爆发的重要推动力。但也因如此,‘刷量’正在成为整个新媒体领域的顽疾。”

流量反噬:

粉丝越界 偶像失声

饭圈日常No4:流量反噬 粉丝管理

在粉丝经济4.0的大背景下,饭圈女孩们通过控评,打榜,轮博等饭圈日常的做数据活动将自己和偶像深度捆绑,在提升其话语权的同时,一不小心就可能越界,更不用说失控的风险,而这可能让偶像遭受流量反噬。

说到这儿,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十有八九是今年最出圈的饭圈大事记“227”事件。肖战的唯粉不满CP粉在AO3同人网站上连载的带有肖战形象的同人文。最终,数千粉丝实名举报AO3、lofter、B站,攻击写手,短时间内致使作者基数庞大的AO3关停,lofter和B站很多无关作品被连带屏蔽。

“纵粉行凶”成为肖战的标签,甚至分散了大家对疫情的关注度。而他迟迟没有下场管理粉丝,更让其成为众矢之的。

这是饭圈文化侵蚀到其他圈层的必然后果,激起了多个圈层的强烈反感,肖战凭借《陈情令》累积的路人缘一夕之间被败光。

小师妹也和一些“小飞侠”们聊过。其实她们起初不明白的是,普通网民对于粉丝控评等行为的反感由来已久,“227”事件不过是个导火索,他们点燃的,是巴尔干半岛火药桶。

微博等平台,明星微博下一水复制粘贴的好评和安利,热搜下鲜见反对的意见,甚至连句粉圈外的“人话”都难见到,就事论事的客观评论更是销声匿迹。

评论被管控,这才是最能触发大众反感的点。

小飞侠们当然有委屈,在被网络群嘲的时候,是他们在兢兢业业地买肖战代言的产品,一心想告诉资方,肖战依然有流量价值。

但肖战工作室最终选择以发声明的方式管控粉丝,这也说明了一切:流量反噬的后果,即使是顶流也承受不起。

不论是谁,敢靠着做数据成为流量,就要将管控粉丝的意识和能力前置。

而已经被很多up主分析过的杨幂的例子,或许更能说明问题。作为一个有野心的成熟艺人,杨幂团队一方面借力粉丝,另一方面布局资本。

杨幂粉丝手撕嘉行传媒看似是为爱豆“撑腰”,但实际上,也许是挡了正主的“钱途”。

毕竟,2015年-2017年,嘉行传媒超额完成业绩对赌后,拿到完美世界5亿元的投资,估值达到50亿元。嘉行传媒的核心资产,必然是杨幂,杨幂不接“烂片”挣钱,公司业绩怎么办?

总爱说“妈妈爱你”的粉丝们,需要弄明白的一点是:尽管出道前或者大火前,粉丝对艺人的作用的确举足轻重,“宠粉”也是后者的必修课;但当他们亲手把艺人送上流量的位置后,就是他们“功成身退”的时候了,起码别再把自己看得那么重要,因为对此时的爱豆而言,粉丝只是他们星途上的一环,比重骤降。

你要是一时想不明白,你就想想你和你爸妈的关系。

流量艺人的粉丝,其实做好“工具人”就好了。毕竟爱豆本尊,也只是资本的“工具人”。杨幂们想得清楚,早早为自己铺路,全心全意帮扶迪丽热巴等公司艺人。

毕竟,别人挣钱,自己拿钱,让别人成为“工具人”才是更好的选择不是么。

只是,小师妹想说,虽然互相做好“工具人”,是粉丝、爱豆互动的方式,但对整个市场而言,做数据、控评只是不出圈的“虚假繁荣”也就罢了,它还很有可能造成“劣币驱除良币”的结果。长此以往,损害的是整个行业的生态。

吴亦凡屠榜事件后,池子在微博说,“你们这么刷榜,他永远不知道自己音乐什么水平,没办法进步,为了他好,别刷了。”

小师妹则想说,粉丝们“圈地自萌”的样子,比“强行安利”有用多了,过度控评只会让路人心生反感。

在被社会“毒打”以后,你终有一天会明白,说“不”的权利是何其珍贵。我们不仅要有勇气说不,更要尊重别人有说不的权利。

肖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