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彩变幻出窑万彩 善化鼎甲窑黄怡文作品赴日展览
黄怡文的天目釉作品受邀前往日本京都市传统产业博物馆展览。(宝智华摄)
善化区「鼎甲窑」主人黄怡文钻研陶艺釉药34年,掌控「红釉」、「天目釉」的功夫备受业界推崇,一套作品动辄以数十万元被收藏;日本京都市传统产业博物馆11月中旬举办展览,全台唯一邀请他前往展出,他整理了50件作品空运赴日,12月底也将以「泥醉红影」为主题,在中正纪念堂展出精致美作。
黄怡文的天目釉作品被高价收藏。(宝智华摄)
黄怡文表示,釉药在温度、气压、湿度等变数影响下,每窑的作品呈现结果都会有差异,好坏都有,若出现万中选一的完美作品,当下兴奋喜悦的心情好比独得乐透彩,也正因为釉彩的难以掌控,古书才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一说。
纹路细致不同的天目碗在日本备受欢迎。(宝智华摄)
黄怡文指出,釉彩中的「天目釉」是中国传统黑釉之一,宋朝时有许多日本僧人到浙江临安县天目山寺庙修行,将院内的黑釉茶碗带回,称为「天目碗」,在日本被视为顶级茶具。
紫色的「钧釉」也相当吸睛。(宝智华摄)
天目碗因釉面浮现的纹路不同,而有「油滴」、「鹧鸪斑」、「兔毫」等名称,烧制时温度不够高,釉彩不会发泡形成纹路,温度过高发泡又会消失,成为一片纯黑;就算能抓住恰好的发泡时间,还得讲究发泡的纹路的密度、是否均匀分布,有时一整窑肧胎难得烧出一个好作品,难度非常高。
黄怡文说,他钻研釉药34年,除了掌握天目釉,同时也拿捏住了「郎红」、「钧釉」与「冰裂」等经典釉色,其中郎红是釉药中的铜经过高温窑烧,呈现出如明镜、润玉和赤血的色泽。
黄怡文的郎红作品也被高价收藏。(宝智华摄)
烧制郎红的困难度极高,一般业者不会轻易尝试。(宝智华摄)
清康熙时期的郎红,釉层较厚,色如牛血,因此称为「牛血红」,薄釉则色如鸡血般鲜艳,又称「鸡血红」,因为烧制的难度高,所以俗谚说「若要穷,烧郎红」,直到现在,多数业者不去碰触这个区块,所以陶艺界的郎红作品相当稀少,不过他不怕失败,勇于尝试,潜心钻研多年,终于掌控诀窍。
黄怡文还保留着这辈子的第一个陶艺作品,很多人要出价收购,但他不忍割爱。(宝智华摄)
黄怡文表示,日本京都公部门官员来台南市访问时,到他的工作室发现他的天目釉、郎红等作品,大为惊艳,邀请他11月中旬参加日本京都市传统产业博物馆的展览,他挑选了50个作品,已空运到日本;除了11月到日本展出,12月底他也将以「泥醉红影」为主题,把一系列的郎红作品在中正纪念堂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