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署补助4000万购买5万颗EPP浮具 环团曝仍会造成海废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会发现,密集的强降雨同样造成许多蚵棚被冲毁,绑在蚵棚上的浮具不论是保丽龙或EPP材质,同样难逃破碎的命运。(晁瑞光提供/林良齐台北传真)

台湾云嘉南沿海牡蛎养殖盛行,多以保丽龙浮具做为蚵棚浮力来源,使用年限为2年至3年,每年5、6月受到气候影响,即有许多保丽龙因大浪及强劲水流导致破碎,冲上嘉义、台南海岸,为改善此海岸污染问题,近年渔业署推广使用EPP浮具替代保丽龙浮具。但黑潮海洋文教基金会发现,密集的强降雨同样造成许多蚵棚被冲毁,绑在蚵棚上的浮具不论是保丽龙或EPP材质,同样难逃破碎的命运。

据黑潮海洋文教基金会2018年调查发现,台湾沿海塑胶微粒污染现况调查,并针对最严重的东北与西南海域,综合海上及陆上结果发现,调查结果趋势相同,以东北海域塑胶微粒数量最多,且数量最多的季节皆在夏季;进一步分析指出,2个海域、4个季节皆以硬塑胶比例最高,而发现夏季时发泡塑胶(保丽龙)比例高于其他季节,其中发泡塑胶最大的来源就是养殖渔业的浮具。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会发现,密集的强降雨同样造成许多蚵棚被冲毁,绑在蚵棚上的浮具不论是保丽龙或EPP材质,同样难逃破碎的命运。(晁瑞光提供/林良齐台北传真)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会指出,目前EPP材质制成的浮具,被政府视为替代保丽龙浮具的解方;但如台南市政府在年公告的「EPP浮具及PE浮具公告标准表」,在表中仅针对两种浮具的制作材质、体积、重量等项目进行规范,并无浮具耐受度标准。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会执行长林东良表示,缺乏测试的情况下,中央和地方机关花费4千万元补助蚵农购买5万颗EPP浮具,如今EPP浮具破碎后的颗粒也被冲上岸,显然替代材质无法解除环境危机;累积多年的保丽龙碎屑与EPP颗粒混杂于海岸上,浮具破碎问题依然无解。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会建议,渔业署应邀集海洋保育署、环保署等相关单位,制定完整浮具标准规范,同时应导入循环经济思考,考虑回收处理再利用方式,并进行测试以评估浮具耐受性;制定各项标准及使用规范后,协助厂商依标准制造,辅导蚵农依规范使用、回收处理,才能确实解决浮具破碎带来的污染问题,让牡蛎养殖产业得以永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