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老最后一次看杂交稻

袁老最后一次看杂交稻(来源:视频综合)

应家属要求,运送袁老遗体的车驶向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让袁老最后再看看他毕生钟爱的“杂交稻”,回到育种实验室再看一看……袁老回到了他奋斗的地方,送送他!

长沙市民鸣笛送别袁隆平院士(来源:视频综合)

一路走好!数千市民自发送别袁隆平院士 哽咽高喊“袁爷爷”(来源:original)

相关报道: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悼念袁隆平:继承他未竟的事业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22日,袁隆平任职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发文悼念。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官网悼文称:袁隆平留给了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全体干部职工将学习他胸怀祖国、一心为民的坚定信念,学习他同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真诚合作的思想风范,学习他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学习他不畏艰辛、执著追求、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学习他严于律己、淡薄名利、团结协作的高尚情操。袁隆平的名字,将写入辽阔大地,印在百姓心上。“袁隆平星”也在太空闪烁,星耀大地。

悼文强调: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继承他未竟的事业,继续追逐“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加快推进湖南“三高四新”战略凝心聚力,不断拼搏,开拓前进!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位于湖南省长沙市马坡岭,袁隆平是其创始人。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建于1984年,1995年以其为依托成立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个中心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统一运行体制。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下设科研处、产业发展处、试验基地管理处、国际合作处、办公室等机构。

公开资料显示,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是国内外第一家专门从事杂交水稻研发的科研机构,以杂交水稻育种为重点,进行杂交水稻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的选育;进行远缘杂种优势利用、水稻分子技术、转基因应用技术以及杂种优势机理等基础理论研究;进行杂交水稻亲本繁殖、杂交制种、高产栽培等配套应用技术研究及杂交水稻示范推广;进行杂交水稻资源收集与鉴定、种子纯度检测和米质分析等研究与服务;进行杂交水稻技术国际培训与开发;编辑出版《杂交水稻》期刊。

长沙市民自发送别袁隆平灵车,众人齐喊“袁爷爷,一路走好!”(来源:~)

追忆袁隆平院士:他的故事就是一个农民和亿万个农民的故事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2016年朝花的一篇报告文学,为读者讲述了这位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在稻田里孜孜不倦地追求与忙碌。他的世界其实就在稻田里

袁隆平的故事其实就是一个农民和亿万个农民的故事。他有很多农民朋友,也有许多素昧平生的农民慕名而来找他,他的门永远是向他们敞开的。于是,这篇报告文学里便有了一个农民为袁隆平塑像的故事。但最值得关注的,并非农民与袁隆平为塑像本身展开的“拉锯”,而是一个农民这么多年来走过的路,那是从崇拜偶像到崇尚科学、靠科技致富的一条路,这也是袁隆平最希望看到的一条路,一条中国农村和农民的真正出路……报告文学的最后,请听听袁隆平的心声:“我还想再活十年,十年后,一系法杂交稻肯定能搞成功,中国人完全有能力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他一向是不说满话的,但他说这话时,眼里闪烁出一种奇异的、甚至是神奇的亮光。尽管,他向水稻高产的极限、向人生与生命的极限发起的挑战,还会阶段性地遭遇困难,但一个人和一粒种子的故事还将续写……

谨以此文表达我们的诚挚敬意!

1

这条通往稻田的路,在长沙东郊马坡岭的树木与田野间转弯抹角,我用脚步反复量过,从头到尾最多也就一公里多吧,但每次往这路上一走,又感觉特别漫长,这与我追踪的一个身影有关,他在这条路上已经走了大半辈子了。“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这是他常说的一句话,带着特有的袁隆平式幽默,却也透出一股倔强的认真劲儿。

天增岁月人增寿,2016年,他老人家八十七岁了。“勿言牛老行苦迟,我今八十耕犹力。”仔细一想,他还真与陆放翁有某些相似之处,放达,乐观,老而弥坚。如果说陆游在反映生活的深度广度上都达到了同代诗人难以企及的艺术高度,袁隆平在杂交水稻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无疑也达到了同代科学家难以企及的科学高度。他有放翁放达的一面,却没有放翁诗中的嗟老叹衰。兴许是多年来训练有素,哪怕走在狭窄的田埂上,他的脚步也很有节奏感。

当我由衷赞叹他身体好时,他一点也不谦虚,“在这样稻田里工作,一定能长命百岁!”

一条路在他的脚下延伸着,仿佛一生都在抵达之中。我亦步亦趋地跟在他身后,一直在琢磨,那一直支撑着他的原动力到底是什么?你若问他,他便笑道:“这还真是很难说,我自己都不晓得,应该说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和抱负,可能也和我的性格有关吧,我就是这样的人,就是要挑战自己,想能有更多的突破,永远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

此时,小暑已过,大暑将至,在火炉长沙,正值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三伏天,这季节最好是“伏”在家中,静静地享受阴凉与清福。眼前这位老人不是没有这个福分,却没有这样的享受,那田里的稻禾像他的命根子一样让人牵肠挂肚啊。

2

偌大一片稻田,在一座省城已经十分鲜见了。这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的试验田。一位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他的世界其实就在稻田里,这是他生活的全部重心,甚至是世界的中心。

袁老弯着腰,把头长久地栽在禾丛里,那古铜色的脸上绿光摇曳,连汗珠子也是绿色的。一个老农与稻禾之间发生的轻微碰触声,忽然触动了我记忆中的一个暗设机关,他这模样让我蓦地想起了我最熟悉的一个老农,那是我那种了一辈子稻子父亲。怎么看,眼前这位老人,就像是我那面朝黄土背朝天、在农田里耕耘了一辈子的农民父亲啊!

不是像,他老人家就是这样说的:“其实我就是一个在田里种了一辈子稻子的农民!”

诚然,他又绝非我父亲那样的普通农民,这样一位依然健在的人,早已提前进入了民间信仰,在无数吃饱了肚子老百姓心中,他就是一个当代神农,一个活生生的“米菩萨”。这可让他犯难了,他一听这话就连连摆手说:“不敢当,实在不敢当啊,菩萨老百姓心中是能救苦救难的,我又何德何能,我不过是中国稻田里的一介农民而已。”可他越是这样低调地为人处世,那些对他感恩戴德的农民越是觉得这样委屈了他老人家。于是,便有了一个农民为袁隆平塑像的故事。那是一个被反复讲述、过度诠释的故事,但很多人都在突出强调事情的表面,却忽略了存在于事物背后的本质。

那个农民叫曹宏球,他生于斯长于斯的那一方水土我去看过,自古以来就是湘南的一个稻香村,但他在十五岁之前,一直过着“野菜野果当杂粮,红薯要当半年粮”的日子。到了1975年,他们村开始种植杂交稻,从此告别了半饥半饱的日子。过了几年,从大集体一变而为大包干,又加之袁隆平一直在不断推高杂交水稻产量,粮食亩产一次又一次飞跃,农家人日子越过越红火。一个丰衣足食的农民,一心想着怎么报答他心中的“米菩萨”,1996年,他给袁隆平写了一封信,说出了一个农民心中最朴素的话语,“是邓小平给我们送来了好政策。您又给我们送来了好种子,使得我家如今不仅衣食无忧,住上了小楼,还有五六万元的存款”。他情真意切地表达了为袁隆平塑像的心愿,并请求袁隆平先生提供几张不同角度和不同姿势的照片,作为雕像的参照。他最担心的是,别把一个“米菩萨”的形象雕走样、雕走神了。

袁隆平的第一反应就是婉言谢绝。婉言,只怕伤害了那些淳朴善良的农民,而谢绝,他则相当坚决。他在回信中说:“你们的这份情意我领了,但我为国家和人民做了一点贡献那是应该的,不值得你们如此敬仰和崇拜。从你的来信看来,你家虽有一些积蓄,但尚不算很富有。因此,我建议你把钱用到扩大再生产上去,好进一步发家致富。倘若你一定要积德行善,社会上也还有很多公益事业可做。请你务必不要把钱浪费在为我塑什么石雕像上,我实在承受不起你的这般厚爱。请你尊重我的意见,并恕我不给你寄照片。”

袁隆平的态度很坚决,但曹宏球和乡亲们的态度也非常坚决,不管袁隆平本人答不答应,他们都要为他塑像。袁隆平的照片在当时也不难找到,很多报刊上都有袁隆平的照片。经人指点,他来到河北省曲阳县一家雕刻厂,经厂家测算报价,需要三十万元。这可让曹宏球犯难了,他满打满算,也就能拿出五万八。不过,这个满脸胡茬的农民还真是很有能耐,他找到厂长,把自己的心愿从头至尾诉说了一番。厂长听了,连眼圈儿都红了,他也是挨过饿的,只要挨过饿的人谁不打心眼里感激袁隆平啊。他当即表示:“为他老人家塑像,赔本我们也干,这样吧,你交四万八就成了,留下一万回家搞生产,别的你就不用操心了,我们一定把袁先生的像塑好!”

当袁隆平的雕像从河北千里迢迢运回曹宏球的家乡郴州华塘镇塔水村,为了找到一个长远的安放处,又有和曹宏球一同富裕起来的村民捐出了两亩稻田,建起了一个“稻仙园”。稻仙,意思跟“米菩萨”差不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还有一些小插曲,一次是袁隆平听说曹宏球家遭灾,赶紧让人给他送去了两万块钱。还有一次,由于那尊雕像长时间日晒雨淋,曹宏球跑到长沙来找袁隆平,袁隆平一听他要钱是为了维护雕像,态度一下又变得坚决了,这钱,他一分钱也不能给。

又不能不说曹宏球还真是一个很有脑子的农民,那个稻仙园并没有像人们预料的那样难以为继,如今已从最初的两亩园扩大到了80亩,曹宏球以此为依托,还创办了产供销一条龙的“稻仙园养蜂场”,除了生产原生态的稻花蜜,还有价格不菲的花粉、蜂胶和蜂王浆。尽管种稻早已不是曹宏球的主业,但他一直守望着这片让他们吃饱了肚子的稻田,也守望着农民心中的“米菩萨”。而在星移斗转的时空变化之中,曹宏球那种作为农民的朴素感恩之情也在潜移默化,渐渐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境界。他是这样说的:“我为袁隆平院士塑像是为了让社会更加崇尚科学,我雕刻出来的不仅仅是‘米菩萨’袁隆平的躯体,更是一面科学的旗帜!”

我一直觉得,最值得关注的并非一个农民为袁隆平塑像的故事,而是一个农民这么多年来走过的路,那是从崇拜偶像到崇尚科学、靠科技致富的一条路,这也是袁隆平最希望看到的一条路,一条中国农村和农民的真正出路。

当时使用浏览器版本过低,请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