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洋集团上半年亏损收窄,称“房地产市场仍存较大挑战”

正在推进境外债重组的远洋集团,披露了上半年业绩数据。

据8月28日远洋公告内容,2024年上半年该集团协议销售额为183.3亿元,同比下降49%;营业额为133.13亿元,同比下降36%;毛利为2.97亿元,毛利率仅2%;公司股东应占亏损为53.82亿元,亏损同比减少71%;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707元。

对于上半年亏损同比减少的原因,远洋集团表示,主要归因于上半年对物业项目计提的减值拨备减少、以及分占合营企业和联营公司的亏损减少。

远洋的主营业务仍是地产开发,上半年其133.13亿元的营业额中,物业开发业务维持着最大贡献,营业额约占总营业额的77%,其中来自北京、环渤海、华东、华南、华中及华西区域的物业开发收入占比分别为9%、18%、38%、15%、13%及7%。

因此,房地产市场的行情走向,对其业绩影响重大。在远洋集团看来,上半年中央出台一揽子政策措施,并鼓励以国企收储等方式消化存量房产,政策出现积极变化,但市场回暖尚需时日。房企普遍受到销售回款减少、资产处置困难和再融资艰难影响,面临较大风险和挑战,行业持续出清中。

远洋也面临着上述处境。受国内房地产整体下行影响,上半年远洋及其合营企业和联营公司的协议销售总额为183.30亿元,同比下降约49%;平均销售价格下降约9%至每平方米13400元,主要因房地产市场复苏不及预期,整体销售价格下行,以及一线城市项目新盘开售较少。

销售低迷的同时,远洋的土地储备也在缩水。上半年,远洋及其合营企业和联营公司未新购入土地,期末土地储备下滑至约3413.9万平方米,土地储备应占权益部分相应下降至1798.3万平方米。

盈利方面,上半年远洋集团毛利为2.97亿元,毛利率约为2%,期间毛利未能录得显著恢复,主要由于国内整体房地产市场气氛仍然低迷,该集团收入下降,行业毛利率未有显著改善。

此外,上半年远洋其他亏损(净额)为4.79亿元,主要包括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及金融负债的公平值损失及出售附属公司权益的亏损;录得金融资产减值损失净额2.97亿元;录得持作出售资产的减值损失17.07亿元,系因该集团于一家合营企业的股权及债权的出售安排。

为缩减开支,上半年远洋集团员工数量明显减少,期末共有员工12,798人,而2023年末为13,942人,员工数量减少主要因其持续精简开发主业相关人员。期内,该集团员工薪资开支也下降至11.82亿元,2023年同期为11.87亿元,主要因开发业务板块员工薪酬开支下降。

资产及负债方面,截至报告期末,远洋集团净借贷比率高达650%,2023年12月31日时为438%。净借贷比率上升,主要因上半年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受销售回款减少、资产出售困难、行业融资环境严峻等极端因素叠加的影响,整体行业利润被侵蚀,资金回笼速度仍然较慢,使净借贷比率上升。

同时,期末该集团现金资源总额(包括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及受限制银行存款)共计47.09亿元。远洋方面表示,2024年下半年,随着国内刺激房地产市场政策陆续出台,集团也将持续积极化解债务风险,持续专注物业开发项目的交付回款,改善净借贷比率。

基于上述各类情况,远洋方面坦言,集团内部资金正逐步缩减,由于获得外部资本为建筑项目融资的渠道有限,亦面临流动性压力。与以往相比,该集团在产生经营现金流入或为担保票据、公司债券以及银行及其他贷款再融资方面,可能更具挑战性。

核数师表示,对远洋的中期财务报表不发表结论。核数师称,截至2024年中期,远洋录得净亏损约53.2亿元,借款总额约966.7亿元,其中流动借款约587.1亿元,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约17.1亿元;此外还涉及多项应付借款、项目延迟交付以及诉讼案件,显示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可能会对持续经营产生重大疑问。

当下,远洋亟需推进的是境外债务重组问题。2024年7月18日,远洋宣布了一项整体债务管理提案,重组范围涵盖若干现有境外债务工具,包括现有银团贷款、一笔现有双边贷款及若干现有境外美元证券,未偿还本金总额约为56.36亿美元,以期推进境外债整体重组。

公告表示,本次重组以独立清算分析服务机构出具的清算分析报告草案为基础,将债权人分为四类,并按规定比例分配新贷款或票据(新债务)。扣除新债务后的剩余债务,债权人可选择发行两年期强制可转换债券(MCBs)、或者1%计息新永续证券(永续证券)。

重组计划成功实施后,远洋集团将发行本金总额为22亿美元的新债务,期限为8年,从第3年开始按不同比例偿还,直至第8年。但根据特定项目的回报和集团的业绩,有一个延期机制,远洋集团将于第4年开始直至第10年偿还贷款。

据悉,截至2024年8月22日,占A组债务72.5%的持有人已加入重组支持协议。“据公司了解,很多其他债权人支持重组计划,正在进行内部程序以加入重组支持协议。”远洋表示,对加入债权人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鼓励并邀请余下债权人尽快加入重组支持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