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仔要求正名:不要叫我「小猫熊」
台北市立动物园的大猫熊宝宝「圆仔」要求「正名」了!自从出生以来,常有人叫牠「小猫熊」,就像大象的小孩被称「小象」一样。但是,「大猫熊」的小孩不能直接叫「小猫熊」,因为小猫熊和大猫熊是不同的物种。
目前大猫熊属于熊科或大猫熊科,而小猫熊属于小猫熊科,在分类上虽然被分家了,但是大、小猫熊仍有共同点,那就是都喜欢吃竹子,虽然有大小、黑白彩色之分,但都名为猫熊。
▲这才是小猫熊。(图/台北市立动物园)
园方指出,小猫熊分布在中国大陆的四川、云南,以及缅甸、尼泊尔等地的山区,虽名为小猫熊,但是和大猫熊是完全不同的动物,有人称小猫熊为「九节狼」,因为尾巴上有许多咖啡色的环。
大猫熊的前爪看似有六指,五指成一排,由特化的腕骨形成第六指(或称伪拇指)的功能。因此第六指长在腕上,由不同的肌肉控制,可帮助抓牢竹子,加上典型食肉动物的牙齿,再硬的竹子也咬得下去,活像一个压碎器。大猫熊和小猫熊的头颅、牙齿、前爪,都因为吃竹子而进化得很接近,连握竹子的模样都很相像。
▲「圆圆」抱「圆仔」。「圆仔」的第六指明显。(图/台北市立动物园)
大猫熊在长期的进化中,前腕骨的籽骨扩大发展成「伪拇指」,看起来像第六指,但它不是真正的手指。这个「伪拇指」能够像其他手指一样灵活独立运动,这一独特的适应性进化,使大熊猫能够更容易握住竹子取食,而小猫熊因为生活环境类似和食性相同,也有和大猫熊相同的伪拇指,这可能是趋同演化的结果。
▼【影片】谁才是真正的小猫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