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人才的摇篮:贝尔实验室

施敏院士在半导体研究有卓越表现。(阳明交大提供/林志成台北传真)

研之有物:格物穷理!中研院的25堂数理科学课(时报出版)

工作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视野和创意的发挥,究竟当时贝尔实验室是什么样的工作环境?让施敏能够尽情研究,进而发明新型的记忆体元件?

施敏在位于默里山(Murray Hill)分部的贝尔实验室待了27年,「贝尔实验室提供一个非常有挑战性和激励性的环境」,施敏说,当初他进实验室时,就问他的顶头上司鲍伯.莱德(Bob Ryder)博士:「请问我需要做什么事?」莱德说:「你可以做任何事情,和矽或半导体有关的东西都可以做。你可以和任何人合作,需要什么设备随时申请,你也可以去参加任何国际会议。」

施敏回忆:「他们的图书馆资料也非常齐全,找到任何资料马上能提供给你。并且提供两位非常好的技术人员帮忙执行工作。需要什么工具,几乎是100%可以买到,真的是非常好的研究环境。」

施敏提到,他们实验室的工作守则是:Welcome(欢迎)、Inspired(启发)、Abundant(丰富)和Assistant(协助)。即是:资源充沛、观点多元又开放包容的环境,并鼓励所有成员追求创新和团队合作。他特别感谢当时两位部门主管鲍伯.莱德博士和乔治.史密斯(George Smith)博士,这两位老板人都很好,很乐意帮忙解决问题,甚至还同意他留职停薪五次,让他有空档可以如愿回台湾教书,培育下一代英才。施敏坦言:「以现代工作来说,这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很感谢他们!」

「贝尔实验室的文化,对我以后的教育工作和写书都有很大影响。」施敏说道。

浮闸记忆体属于非挥发性记忆体,它让机器拥有「可编码的预设知识」,研发人员可以将机器的指令写入浮闸记忆体。例如:我们平常用的洗衣机,按下预设功能按钮,机器就能区分浸泡模式和速洗模式。电脑开机时优先启动的BIOS,也使用浮闸记忆体来记住使用者的硬体偏好,确保每次开机时都维持相同的设定。

浮闸记忆体不仅在家电和电脑中有广泛应用,更让行动装置变得可能。由于浮闸记忆体具有省电和可垂直堆叠的高密度设计,我们的手机才能轻易记住多达256GB的资料,即使手机没电时,所有资料也都会好好地存在里面。

虽然浮闸记忆体的操作速度不像DRAM那么快,但现今使用浮闸记忆体技术的固态硬碟(SSD),已经至少能达到每秒1GB的读写速度。更关键的是,浮闸记忆体和DRAM都能相容MOSFET制程,充分降低生产成本,大量制造。

施敏强调,浮闸记忆体的结构几乎和MOSFET一样,可以直接沿用电晶体的产线来量产,只要在下层氧化层制程后面,覆盖一层浮闸金属,其余步骤就和电晶体制程相同。而这个小小的改变,带来巨大的影响。

全世界第一个应用浮闸记忆体技术的厂商,就是我们都很熟悉的任天堂。施敏表示,1983年任天堂在家用游戏机「红白机」率先采用了浮闸记忆体,让玩家的游戏纪录可以暂存在硬体中。

接着1984年,浮闸记忆体应用于个人电脑的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以便在开机时优先启动。1989年,Nokia开始把浮闸记忆体放入手机。施敏认为,正是手机的应用,让浮闸记忆体在1990年代开始大规模普及。

1995年左右,消费级数位相机开始导入浮闸记忆体储存技术(例如 CompactFlash卡、SmartMedia卡),带动日后数位相机记忆卡的研发。1998年GPS车用导航装置逐渐普及,采用浮闸记忆体,以避免车辆震动影响储存品质。2000年之后,USB介面的随身碟开始出现。2007年智慧型手机诞生,第一支iPhone问世。此后,浮闸记忆体几乎无处不在。

至于个人电脑和笔记型电脑,则是在近十年才逐渐改用浮闸记忆体技术做大容量储存。过去都是用传统机械式磁碟来记录资料,因为成本比较低。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展,浮闸记忆体的成本越来越低,以前1TB的固态硬碟要价近万元台币,现在只需要三千多元,固态硬碟逐渐取代传统磁碟,成为电脑的主要储存装置。(三之二:摘自《研之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