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粮基金会爆夸张违规情事 挨批酬庸的奶与蜜之地

财团法人杂粮发展基金会爆出用补助计划养桩脚的工具,以及高层挪用杂支宴客、采购伴手礼等争议。(本报系资料照)

先前有立委砲轰,农委会辖下及相关财团法人多达27个,和酬庸养老院无异。近日也有前立委公开点名,台湾杂粮发展基金会不只补助计划造假,甚至还有高层特支费不够用,进而挪用什支(杂支)宴客等离谱情事。知情人士指出,在杂粮基金会内部担任高层无须任何农业背景,和绿营交情够深就能有一席之地。

杂粮基金会于1972年7月成立,主要当时正值台湾经济发展转型期,杂粮生产与需求相差悬殊,加上畜牧发展落后、进口杂粮仓储与运输设施严重不足等,经济部为解决上述问题,秉承行政院指示,由前中国农村复兴委员会(现农委会)、经济部国贸局、台湾省农会及有关同业公会捐资成立财团法人。

从杂粮基金会公开资讯了解,杂粮基金会是历史渊源留下来的单位,过去在对美国的黄豆、小麦、玉米的采购就是台面上合法的领队,过去都是卸任的农委会主委、副主委等担任董事长,毕竟对美采购的层级要高,对台美关系也是必要。然而民进党这8年已经将许多公法人财团法人变成小金库,若放诸标准,不只杂粮基金会这样乱搞。

不过台湾有上百家的公法人,很多都要自负盈亏,但像杂粮基金会能自给自足的单位并不多,但「公法人」仍是政府预算一部分;透过盈余来做计划型的补助,每个补助案虽然只有几十万到几百万,但计划执行都有既定审核程序,须经审核后提案送董事会。

杂粮基金会昨日发表澄清指出,基金会营运财源均100%自筹,补助计划也有经审查委员会通过后,再提董事监察人会决议通过才执行,无任何造假可能;宴请餐饮费用以长官特支费及报公帐支付,而伴手礼采购、出差、差旅费等核销皆依照相关管理办法。

只是外界不免质疑,基金会是董事长还是执行长定夺?计划执行的合理性、必要性,甚至结案报告是否合法性(出现照片移花接木等),这才是这个事件背后的问题所在,杂粮基金会的声明并未对此清楚回答。

该基金会不具名董事表示,杂粮基金会利用过去剩余资金转投资股票而获得股利,并靠股票盈余自给自足,早期杂粮基金会领有「杂粮捐」,因为戒严时期所有粮食都是国家控管,进口业者缴付的杂粮捐类似受进口损害基金,用来弥补对国内杂粮受到的影响,也用来宣导推广台湾杂粮的种植。

该董事说,台湾粮食自给率逐年不断下滑,杂粮也没有明显增加,杂粮基金会的功能性开始让人质疑,然而只要和绿营关系够好,不只杂粮基金会,在许多公法人单位总能有一席之地。

根据杂粮发展基金会收支明细显示,今年度主管薪资为360万,较上年度346万7000元增加近14万,其中未含特支费和什支。

而身为杂粮作物主责机关的农粮署,这次被公开要求说明基金会董事长和前执行长的违规乱象,农粮署仅表示,杂粮基金会主管机关是经济部,由该部监督管理基金会的人事、业务、会务、财务及董事会运作。

然而基金会董事名单中,包含农委会主委陈吉仲办公室主任林世奇(董事)、畜牧处副处长江文全(董事)、辅导处长陈俊言(监察人)以及农粮署主秘陈启荣(常务董事)等,在外界看来,农委会此时推给经济部颇有卸责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