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精选》池上秋收稻穗艺术节:源自于斯、生根于斯 望向在地的未来

池上乡镇透过「池上秋收稻穗艺术节」等四季文化活动的策办,展现艺术节源自地方、在地生根并酝酿出今日独一无二的池上面貌。(图/ 台湾好基金会)

14年前,池上只是台湾数百个乡镇之一:以池上便当著称、人口外流的米乡;14年后,池上成了一种生命态度、一种生活方式的范例,透过「池上秋收稻穗艺术节」(以下简称「池上秋收」)等四季文化活动的策办,具体而微地展现艺术节如何源自地方、在地生根并酝酿出今日独一无二的池上面貌,而这段地方创生的历程,也成了吸引青年移居至此的隐形力量。

凝聚地方共识、共感的艺术节

催生「池上秋收」的推手「台湾好基金会」,从2009年走进池上起,协助规画和推动以四季为主题的文化活动:春耕野餐节、夏季办桌、秋收艺术节和冬藏讲座,秋收艺术节是当中规模最大的活动。文化活动的成形,始于池上乡亲的想法及需求,经双方讨论取得共识后,胼手胝足齐力共创出来的成果。

「『池上秋收』纯粹是从农村生活长出来的点子,提案人是池上乡亲,并非受到哪一个艺术祭的影响。」基金会执行长李应平说道:「基金会没有预设想像和作法,也没预料它会长成什么样子,我们想建构的不是一个艺术节的概念,『池上秋收』是乡亲凝聚共识、共感的舞台,希望透过艺术节展现出他们的生活样貌,希望大家喜欢、认同并且愿意经常回到池上,这就变成它的风格,也是它难以复制的原因,功能远大于艺术节。」

虽然称作「艺术节」,却只有1个节目、2场演出。(注)不同于一般艺术节规划琳琅满目的节目内容,「池上秋收」鼓励人们在观赏演出之外,能徜徉在池上的好山好水享受好无聊的放空,体会「慢」生活的步调。经过14年打磨,池上仿佛真有股魔力让人不断回访,成了非池上人的「心灵故乡」,而这也何以「池上秋收」5,000张票启售即秒杀,基金会都不曾接纳「多办几场或拉长活动时间」的外部建议:「因为这是老天爷赏饭吃的活动。」李应平说。

2022年「918地震」台东交通中断,基金会没有接到任何询问活动停办或退票的电话,观众以具体行动表达支持,背后也传递出对池上价值的认同。有别于一般艺术节每年忙着找策展人、找主题,「池上秋收」自始至终坚守一个价值:跟土地连结,「这是起点,也是未来能否永续的关键。当理念走在前端,舞台上不管放什么节目都不违和,因为观众都是看到天地万物合一、无时无刻都在变化的天然舞台,这是在其他地方无法感受到的心灵力量。」

艺术节启动的初心:想成为什么样的池上?

2009年,基金会在协助八八风灾重创的嘉兰村重建期间,来到池上这个保留175公顷稻田、没有一根电线杆的美丽农村,当地不但有媲美国外乡间的美景,还有共同经历社区营造、大坡池保育、自发性农业转型和推动「池上米」商标认证等公共事务后,而有强大凝聚力的池上乡亲。最初,乡亲对基金会的到访并非热情欢迎,而是有距离的观察,「他们担心是来圈地盖农舍。基金会只是好奇:接下来他们想成为什么样的池上?有什么是他们想做,而我们可以帮忙之处?」当乡亲提出希望给孩子更多艺文的韬养,可当地欠缺相关资源及网络时,基金会得以发挥所长,双方开启四季深耘文化活动的合作。

「池上秋收」从2009年钢琴家陈冠宇在收割的稻田一隅弹琴、观众免费在周围欣赏开始,到2013年林怀民为池上创作《稻禾》由云门舞集首演,从林老师的意见,打造专业演出的规格,包括:在田里搭建演出舞台和容纳2,500人的观众席、透过收费让观众珍惜得来不易的活动体验,邀请池上国中加入志工队等。当运作机制逐渐步上正轨,基金会也开始转移策划活动的know-how给当地「池上乡文化艺术协会」接手主办活动的任务,秋收艺术节成了池上不分老少齐心参与的庆典,「乡亲也才意识到:这是我们池上的事情,不管有没有基金会,我们都要办下去。」至此,艺术节才真正落地生根。

「只要有技术就能做艺术节,但重要的是,是否有驱动在地能量?是否有人才培力?带动地方产业提升?这都是艺术节需要检视的问题。」

艺术节开启青年返乡的契机

台湾到处可见艺术节,希冀提振观光,也寄望吸引青年返乡。李应平认为,单靠艺术节、政策宣导或经费补助,都不会吸引青年返乡,唯有「环境改变、有发展机会,人自然会回来。」不过,地方翻转需要社区营造、地方转型等各式各样的驱动,像拼图一样慢慢拼进去,才有可能改变整体环境。

李应平观察到,现代青年的想法有些改变:一是对返乡的接受度较高;其次,对返乡的工作想像也较开放多元;三是对生活的定义不同。

在总人口呈负成长的台东县,池上是近年极少数移居人口微幅增加的乡镇。移居池上的青年包括二代返乡、蓝带主厨等外来人口,皆因认同池上价值选择落脚当地,即使做的是微型创业,「人多了就显得很有活力」,返乡青年擅于运用网络连结,不只关心营生之事,更希望为在地多谋福利,「大部分的艺术节还停留在关注艺术节本身,而池上已经走在这条路上。」

注:「池上秋收」演出一共有3场,第一场只提供池上乡亲观赏,另外2场才对外售票。

本文作者:吴垠慧

(本文摘自《PAR表演艺术1月号第351期》)

《PAR表演艺术1月号第35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