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诗词教学中点亮美育之光

随着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近些年红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男女老少诵读古诗,体会古诗的境界之美,探寻古诗蕴含的人生智慧,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最新部编版教材的普及以及中考和高考的改革,使得古诗文等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在语文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在古诗词教学中,如何引领学生领悟古诗词的美学精髓,增强他们的审美鉴赏力,深化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与热爱,从而培育出兼具文化素养和美学修为的新时代青年,成为教师高度关注的问题。

在古诗词教学中,培育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和审美敏锐度至关重要。学生初识一首诗词时,最先接触的一般都是文字的音律之美。教师可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和诵读,引领学生去感受这种音韵的跌宕起伏,从而让学生在听声音的过程中,从潜意识层面感知诗歌的氛围。以商河县清华园学校所教的《静夜思》为例,在朗读其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时,教师可以创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柔和的月夜情境,通过音韵的引导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夜晚的宁静与月光的温婉。这种音韵的感知又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诗词意象的深入体验。在古诗词的世界里,意象不但是构成词句的元素,而且是诗人抒发情感的桥梁。学生通过剖析这些意象,逐渐形成捕捉美与感知美的能力。在教师的悉心引导下,学生可以由对意象的初步“看见”,逐渐深化为对意象的深刻“感受”,从而能够在简练的文字背后捕捉到难以言传的微妙美感。

情感共鸣与审美想象的培养,离不开情感渲染的引导。教师通过深入激发学生的情感,可以促使他们与诗词之间建立起深层次的情感纽带,进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拓宽其审美视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精心解读诗人的情感背景及其诗词中的情感色彩,引领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深刻体验诗句所蕴含的丰富情感。例如,在讲授《春望》时,教师可以从诗人对国家沦亡、民众疾苦的深沉忧思切入,引导学生深切感受这种痛苦与无奈,促成学生与诗人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可以根据诗句中的意象与情感自由地拓展诗人未曾明说的画面,从而在脑海中创造出崭新的情境。在这样的想象中,学生不再停留在诗词的字面意义上,而是在情感共鸣中开辟了新的审美领域,在他们的思维中构建出丰富多彩的审美图景与情感体验。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探索诗词背后的历史脉络、风土人情以及传统观念,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望云思友、见月怀人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手法。例如,在解读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教师可以从苏轼仕途的坎坷以及他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入手,带领学生体会苏轼在人生波折中所展现出的豁达胸怀与达观态度,领略苏轼独特的人生观。这种对文化底蕴的深入剖析,使学生对诗词的领悟不再局限于表层的情感抒发,而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诗词中的哲理思考和人情世故。同时,融入文化元素,深入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以及诗词承载的文化内涵,不仅能让学生领略不同作品蕴含的独特审美情趣和文化特质,而且为他们在评价过程中提供了明晰的参照系,从而使他们具备更加敏锐的判断力和鉴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