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颐武:治理“代称”“隐语”泛化,平台也要出重拳
来源:环球时报
近日,某短视频平台发布公告,表示要推动算法和平台治理透明化,引发网民热议。其中,有人指出,该平台上称“钱”为“米”、称“死”为“si”,以及故意出现错别字作为代称或“隐语”已成为相当普遍的现象,这一现象与平台的用词限制不透明有关,应趁此机会澄清并加以治理。对此,平台明确回应,用词限制仅限于需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营销场景,普通用户不存在这类限制,所谓“限制”是以讹传讹。同时,该平台目前已内置柔性提示,针对检测到的不规范表达,系统会发提示建议更正。
代称的使用要考虑语境和准确性两个方面。客观来说,抛开语境因素,使用“代称”或“隐语”指代或称呼事物的行为,放在历史长河中看属于语言演化的一部分,是一种语言应用与发展的现象,是社会与人类思维发展变化的产物,是约定俗成的,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如对“钱”,在传统上有人认为在公开场合谈“钱”不够高雅、不宜直说,因此产生了“泉”“青蚨”等代称。“死” 也因类似原因被代称为“捐馆”“捐舍”等。这一方面是对于某些词所带有敏感性的避讳和替换;另一方面,在不影响理解的前提下,使用代称也是一种提高交流私密性或效率的方式,符合语言经济性原则。
过去,代称从诞生到为社会普遍接受,通常要经历创新、论证、小范围应用、推广、标准化等一系列漫长的过程,这也是其准确性、社会接受度较高的基础。但互联网的普及带来了舆论话语权的转移,让代称的演化跳过了论证和标准化,直接借由网络的力量开始了推广。这是造成一些不规范表达扩大、泛化的直接原因。其中有传统文化中对避讳的延续,但更多的是猎奇求异的流行文化、社交媒体圈层化与追求归属感等方面的共同影响。
大量不规范“代称”或“隐语”泛化,会产生多方面的负面影响。首先,不少“代称”相当含混不清,是将简单明了的事情暧昧化、含混化,导致交流中形成一些毫无必要的冗余和累赘,妨碍和扭曲正常交流,不仅没法在广域上给交流带来益处,反而会让受传者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和联想,增加沟通成本。
其次,不规范的“代称”或“隐语”在某些场景甚至会化身为“切口”或“黑话”,或是将一些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内容通过网络进行隐秘化的“广播”,或是成为不法分子绕过监管、传递违法信息的载体。无论哪一种,都会对社会安定带来危害。
最后,长远来看,“代称”过多过滥,会形成不规范使用语言的不良社会风气。且这一负面影响会借由短视频或直播这样的公众性渠道迅速扩散,触达尚未形成健全语言体系的青少年群体,是对中华语言文化安全的一种侵蚀。
以个人观察,我国目前对于语言规范化的网络治理主要依据其内容性质。对于部分表意明确、意义积极、简单明了的“代称”与网络用语,官方也会将其用于传播,以增强传播效果;对于个人化、人际传播性质的网络语言习惯,只树立正面规范,不做过度强调。而对于网络上带有不文雅、粗俗甚至暴力色彩的语言污染乱象,则重拳出击。如在“清朗·网络暴力专项治理行动”中,针对网络暴力易发多发的平台建立暴力信息识别预警机制和实时保护机制,防止暴力信息传播扩散。
要真正实现网络语言规范化,一方面需要网络参与者提高自律,用更规范、准确的表达形成良性的交流互动大环境。另一方面,平台必须履行好网络话语把关人的职责,在现有监督预警机制基础上强化内容审核,加快举报响应,做好不规范语言使用的分级、分类处理,及时评估其影响并更新监管数据库。行业也应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共享内容审核的技术和经验,联合开发新的过滤技术和算法,提高违规内容的识别和处理能力。(作者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