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男子白天卖鱼亏本,晚上卖鱼赚上亿,网友:他给鱼“镀金”了
在浙江台州有个会捞钱的小伙子—俞淳,他养的鱼颇具传奇色彩。怎么这么说呢?这种鱼,白天卖出去不值几个钱,可只要他晚上一下网,就能卖出百万天价!
俞淳靠这一神秘操作,卖鱼年销售额超亿元。
究竟,俞淳养鱼有什么秘密?这种鱼为何白天晚上身价差这么多呢?
“镀金”的鱼
2017年12月2日,在浙江台州大陈岛,俞淳的渔场传来阵阵敲打声,这种捕鱼方式是台州独有的特色。渔场水底下这种特殊的鱼,只要一听到敲打声,就会一窝蜂地聚在一堆,工人打捞起来就容易多了。
俞淳带了十几个工人来捕鱼,虽然一网下去就网住了2万斤,但他表示,现在还不能起网。如果马上捞起来,这一网鱼卖不到10万元,但要是晚上捞,最起码能卖出100万元。
拉上来了不能捞,必须等晚上才能捞,捞个鱼还分白天和晚上吗?为何同样的鱼,换个时间捕捞价格能差这么多呢?天黑之后的秘密是什么?
晚上7点,天已经完全暗了下来,俞淳和十几个工人再次回到了渔场。此时的渔场一片昏暗、水面平静,除了工人用来照明的手电筒等若隐若现,渔场里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却显得异常神秘。俞淳手上没有什么大动作,但嘴里却是一直提醒着工人的手电筒灯暗一些、再暗一些。想要鱼的身价翻10倍,越黑越好。·
在晚上作业本就比白天更具危险性,不是越黑越好吗,怎么就要让工人摸着黑捞鱼呢?俞淳笑着说道,要是灯太亮,鱼塘里的鱼就卖不出去了,销售价格会大打折扣。
“一网就能变成一个百万富翁了。”
这种鱼除了要在黑夜里捕捞之外,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见光死”,只要离开水里几分钟,就会死得透透的。所以,当鱼一被捞起,工人们就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鱼放进冰桶内,然后用黑色塑料袋死死地捂住,还要用厚厚的棉被给盖紧。
本来鱼离开水后生命力就会大大减弱,这样一系列的折腾,那不是死得更快了?俞淳说,反正这些鱼是要马上死掉的,这样的做法就是让它们死得更值钱,更有价值。
究竟,什么样的鱼,越折腾越值钱?
俞淳从冰柜里拿出一条鱼,只见这条鱼从头到尾,全身都呈现出一种能发光的金黄色,在夜晚尤其耀眼!可是,这鱼白天不是白色的吗,怎么现在竟然变成了金黄色?
原来,俞淳养的这种鱼叫“黄鱼”,白天白色晚上黄色就是它的特点,也是白天不值钱,晚上值百万的秘密!黄鱼的身上有一种特殊的黏液,这层黏液是可变色的色素细胞,一到黑的环境下,鱼身体的颜色就会变成金黄色,越黄越值钱!
那么,俞淳是怎样发现这个秘密的?为了养好黄鱼,他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商机无处不在
黄鱼在我国的某些地区可能知名度不大,也有人没吃过,但在江浙沪地区,可是家喻户晓的“餐桌明星”。“家烧黄鱼”、“黄鱼生鱼片”等等做法,江浙沪的老百姓能把黄鱼做出花来,深受大家喜爱。甚至还有“没有黄鱼不成席”的说法,由此可见,黄鱼在餐桌的地位有多高了。
1998年,30岁的俞淳是杭州一家外贸公司的管理人员。一次公司的集体旅游,俞淳从杭州来到了台州。偶然的机会下,他尝到了“家烧黄鱼”,俞淳想起了童年时期妈妈做的野生黄鱼。就这么一口,勾起了俞淳心底的情感,也改变了他的命运。
俞淳之后四处打听野生黄鱼的市场,他发现近些年来由于人们过度捕捞,原本餐桌上的美食从1980年来,快要消失殆尽了。大陈海岛原本是野生黄鱼的栖息地,即使野生黄鱼快要绝迹了,但由于海里的风浪太大,始终都没有人在大规模养殖黄鱼的事业上迈出过一步。
眼前的景象让俞淳的心蠢蠢欲动,他觉得养殖黄鱼的市场前景很好,吃黄鱼是江浙沪家家户户的记忆,要是能在黄鱼的栖息地—大陈岛成功养殖黄鱼,绝对不愁卖。可这一想法,却得到了周围朋友,甚至大陈岛当地渔民的质疑:
或许是年轻时的心气高,别人越不看好,就越要尝试着争口气。于是,2001年初的时候,俞淳向朋友借了钱,总共凑了100多万,从挪威买回了15万枚半大的黄鱼苗和4口深水网箱。然后反其道而行,养殖地址偏偏不选在近海的小港湾,要选在距离陆地50多公里的深海海域。
这不,现实马上给了致命的一击。一年过后,15万枚鱼苗死的死、伤的伤,养成的只剩下8万枚不到。原来,即使装备了深水网箱,海水的流速一快,网箱上的网衣就会飘起来,网箱里的水体一小,黄鱼们就会互相挤压、碰撞,稍微有些擦伤,黄鱼就会快速死去。
那个时候,俞淳已经没有钱再去购置鱼苗了,就剩下的7万枚进行养殖。可更大的问题还在后面的销售上。
俞淳养殖这种黄鱼一斤的成本在20元左右,原本他是想将售卖价格定在50元一斤,而那些近岸养殖的商户们,都把黄鱼的售卖价格标在12-13元一斤。即使商户们近岸养殖的黄鱼品质和俞淳深海养殖的相差甚远,但三四倍的价格差太大了,那个时候,几乎没有一个鱼贩子收俞淳50一斤的黄鱼。
迫于无奈,俞淳将自家黄鱼的价格从50元一斤降到了18元一斤,成本钱都不够的亏本卖了出去。之所以这样做,还有一个原因:即使是赔钱卖,但仍然希望消费者能认可他养出的高品质鱼。时间一长,等到消费者都能识别黄鱼之间的好坏高低后,再提高价格时就比较有说话权了。
可是,俞淳心里的算盘没有打响。直到2002年底,2年时间都过去了,鱼贩子们收鱼时,还是对他一味地压低价格。到这时,俞淳不仅没有赚到一分钱,反而赔了200多万,差点连底裤都亏没了!
2003年春节期间,俞淳的鱼还是按照18元一斤的价格被收购完了,但继续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就算再有钱都要被掏空了。一心扑在养鱼事业上的他,决定去黄鱼市场考察考察行情。没想到,就这么一考察,让他发现了猫腻,也发现了自己白白亏了这200多万元!
200多万的代价,看到了黄鱼的“真面目”
2003年的春节,俞淳和养殖场的几个工人没有回家过年,他们在春节期间去市场转了几天,做了调研,结果让他气愤又懊恼。
原来,俞淳这两年卖鱼根本没有发现黄鱼的价值,完全就当一般的鱼卖出。有顾客表示,卖黄鱼应该晚上卖,价格差了好几倍!鱼贩子收他鱼的时候是18元一斤,但卖出去时却卖到了100多元一斤!
原来,自己养殖的黄鱼卖给消费者的价格如此之高,如此值钱!
春节后,俞淳一口气与10多家专门收购他黄鱼的经销商签订了协议,这次他硬气地将自家的深海黄鱼价格定在了55元一斤,比普通黄鱼的价格高出了4倍之多。原本是抱着赌一赌的心态,结果真的奏效,收购商们纷纷妥协,55元一斤也收,还供不应求!
2004年,俞淳的深海黄鱼销售额超过了1000万元。
然而,这样的好消息一旦传出去,便一发不可收拾了。俞淳鱼塘里最多能养20万条黄鱼,在2007年的时候,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了。而当初那些不相信他的养殖户们也纷纷效仿深海养黄鱼的方法,如果不突出重围,他的黄鱼市场很快就会沦陷。
2007年底,俞淳又做出了一个异于常人的决定,他给深海养殖的鱼制定了一个计划,但在别人看来,俞淳这个大胆的计划突破了整个大陈岛养殖黄鱼的“铁律”,完全属于“吃力不讨好”的行为。
但让谁都没想到的是,就是这个别人口中“吃力不讨好”的计划,让他占领了江浙沪地区一半的黄鱼市场,并在2017年销售额突破了1亿元!
“接力养殖”
黄鱼的养殖周期是两年,但一般上一年不到,养殖户就会将黄鱼卖掉,为什么呢?因为在大陈岛养殖,想让黄鱼过冬越到下一年,那就相当于直接送黄鱼上西天。
大黄鱼耐低温的极限是8℃的水温,而大陈海域的海水温度正好是黄鱼越冬的临界点,历史记录曾显示最低温达到过5.7℃,如果冒险让黄鱼在大陈海域过冬,就可能会造成大批量死亡!所以,养殖户一般在头一年年底就将黄鱼捞起来卖了,卖出时个头都不算太大,价钱也未曾有所突破过。俞淳的计划就是要打破常规,改变黄鱼多年不变价格的现状。
每年小潮的时候,大陈海域的海水是比较缓和的,但小潮过后,潮流会一天比一天急,海水温度越来越低,黄鱼的死伤也会越来越严重。俞淳要赶在小潮来临之前,将鱼塘的鱼都送往南方过冬,让黄鱼进行“接力养殖”。
2017年12月,俞淳准备带着250万枚黄鱼苗,前往福建的基地过冬。可是,才刚出发,他就连续不断地从船里对鱼苗挑挑拣拣,然后扔掉,这是为何?俞淳表示,他这番行为,是为了把受伤的鱼苗挑拣出来,因为在之前的工人捕捞中,黄鱼们会产生应激反应,互相碰撞和擦伤,之后就很难存活下去了。
那么问题来了,把鱼放在大陈海域养着不行吗?个头小就小些呗,至少没有风险,而捞起来运往福建,从福建又运往台州,这么折腾,鱼的死伤可不少,还能销售过亿吗?这些普通养殖户都不愿尝试的行为,俞淳却说:“越折腾越赚钱。”
原来,黄鱼若冬天在大陈海域,就会进入休眠状态,不仅不吃食、不增长,还可能挺不过这个冬天。而要是把黄鱼运来南方,经过一个冬天的时间,重量就会增加半斤以上,自然一条鱼的价格也会增长10来块。
不仅如此,俞淳还在2010年选取了种鱼,试着自己繁育了黄鱼苗,而且第一年就繁育成功了,成为了大陈岛唯一一个能自己鱼苗的黄鱼养殖户。自己繁育鱼苗,一条的成本大概是1毛钱,比市场售卖鱼苗的价格便宜一半。不仅成本低,育出来的苗体也很健康。一条鱼的价格要高上10元,成本还能减少一半。
就拿一条市场价为55元一斤的黄鱼来说,其他养殖户的养殖成本大概为35元-40元不等你,而俞淳可以将成本控制在20元左右。
2017年,俞淳养殖的黄鱼销售额超过了1亿元。
提高黄鱼利润有两招
尽管黄鱼的利润比其他养殖户要高,销售额也突破了亿元大关,但俞淳并没有想和其他人比较,也没有满足于此,他发现还有两个问题需要优化,这对未来养殖销售会更有利。
第一,俞淳在第一次养殖黄鱼时吃了个大亏,原因就在深水网箱上。深水网箱不仅在海水汹涌的时候网衣会上浮,进而黄鱼相互摩擦碰撞导致死伤,而且在后来的养殖过程中,深水网箱经常破损,网箱里的黄鱼就会跑出去,少的时候丢失三分之一的鱼,多的时候丢失一大半,一次的损失就高达百来万。
后来,俞淳投资了2000万,在大陈海域建成了一个23万平方米的海上铜围网。原本野生大黄鱼是生活在60-80米深的水下,此前深水网箱的深度仅8米,而如今建成的铜网深度可达20米。活动空间大了,黄鱼之间的死伤会减少,肉质也会更好。
第二,前面有说,黄鱼越黄,价格就会越高,俞淳就有让黄鱼的颜色更加金黄的秘诀。
在每条黄鱼称重过后,工人就会捏住鱼的嘴巴,尽量张到最大,然后用冰块填满鱼的身体,不留缝隙。这个办法不仅能给黄鱼增色,还能对鱼身体内部进行保鲜,保质期延长2-3天左右。
通过这两招,俞淳售卖的黄鱼不仅又黄又大,新鲜程度更是胜人一筹。一条1斤3两的大黄鱼,零售价格高达100元,品质和价格都是大陈海域的天花板!
从2001年到2022年,俞淳把他人生中最好的时光都留在了大陈岛。
“把鱼养好,是我的人生目标。”这是俞淳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在养黄鱼的事业上,经历了两次“推陈出新”,遭遇了两次同行的质疑。但这种实实在在的探索精神,让他收获了自我满足和人生财富。
一个人,一辈子,就为养好一条鱼,这该是多么极致又令人佩服的“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