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人物消费完踢一边?屏东县元气馆小孩快没饭吃
▲高树乡元气馆原为蚊子馆,后被陈文静拿来照顾弱势儿童,成为荣耀案例,没想到现传出因经费不足,元气馆的小孩快没饭吃的消息。(图/取自客家委员会)
曾被选为「为弱势小朋友品格教育」荣耀案例的高树乡元气馆,惊传经费不足,元气馆54名小孩就快「没饭吃」。对此,屏东县政府强调,不可能配合个别需求。面对这种说法,让人质疑,马英九总统与民进党主席苏贞昌都说过的「穷不能穷教育,苦不能苦孩子」只是另一个好听的口号?用来消费穷乡僻壤的孩子?
多年前政府斥资5亿,在全台5县市盖产业文化交流中心,后都成为了「蚊子馆」。只有屏东县高树乡的产业文化交流中心,被陈文静拿来照顾偏乡小孩,让蚊子馆活化再利用,被评为是「为弱势小朋友施行品格教育,教其种田自给自足」的经典案例。
◄元气馆内孩童写给陈文静的信。(图/陈文静提供/取自莫拉克88NEWS)
但据《中国时报》报导,长年经费不足加上田地欠收,元气馆正面临断炊危机。「我们这里有些小孩,有家跟没家一样。」陈文静受访时指出,元气馆提供当地小孩免费的早、晚餐,和孩子在下课后的照顾。
因「有吃又有照顾」,一直有新的小孩被送来,陈文静不忍拒绝,于是元气馆人数增加到54个小孩;随着小孩增多,陈文静另雇用了10名为单亲与弱势的员工,目前人事费加上早、晚餐,一个月支出近40万。
屏东县政府虽编列一年180万经费给元气馆,但只能用在硬体维修,照顾小孩的费用要靠陈文静自己筹措。现靠宗教界善心人士每月认捐10几万,元气馆小孩和单亲妈妈们种田、卖农产品10万多收入,也只够一半经费。
陈文静虽不希望外界对元气馆小孩有「没饭吃」的悲惨印象,「我们饿自己,也绝不饿孩子。」但经费不足却是事实。对此,屏东县政府表示爱莫能助,官方不可能因操作方式不同,而一一配合个别需求。
目前元气馆内贩卖产品包括由孩子们亲手种植的元气米、高丽菜、美生菜、敏豆、紫色青江菜、南瓜、酪梨等,均为无农药的有机产品,欲协助认购的民众,可与陈文静联络,电话08-7961060、08-796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