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达人-人生百味负责人 巫彦德向穷人学习 领悟人生意义

达人座右铭

达人小档案

大学念的是交大电机系、研究所读的是台大MBA,人生百味负责人巫彦德却致力于向「穷人学习」。

「人生百味」是关注都市贫穷、无家者、街卖者的非营利组织,2014年成立以来,巫彦德坦言,2021年是过去未曾经历过的全新局面,疫情导致的三级警戒、社交距离等措施,让无家者、街卖者过得更为辛苦,也让他重新思考「贫穷」这个议题。

以巫彦德高学历、又跨领域的条件,想要关注都市贫穷、无家者、街卖者,有很多方法,会选择亲身投入,起因是大学时读了一本谈论社会企业的书「穷人的银行」,点燃他对社企、贫穷议题兴趣的起点。

巫彦德的父母都是公务员,他们生长的社会,必须要很努力的求学,才能让生活不虞匮乏,因此有很强的学习动机,所以,现在他们的退休后生活过得比巫彦德还滋润,「每月的退休奉比我的薪水还多。」

巫彦德于是很老实的说,他没有经济上的负担,也没有物资匮乏的问题,但是,「我觉得我们是生活在一个意义感匮乏的年代。」读大学、研究所,求的是什么?找份好工作、买房、买车、过更好的生活?

这些社会上多数人、甚至是自己父母所设定的目标,巫彦德从高中开始就常常在想:「为什么是这些目标?是我想要的吗?对我有意义吗?」虽然,他很清楚,他没有那么想要,但是,「我想要什么呢?」当时,巫彦德没有答案。

巫彦德坦承,大学期间,与同侪相比,「我书读的不好,作业都是抄人家的,成绩也很差。」但是,他发现,在校期间,他最喜欢的事情,竟然是每年寒暑假时,与社团同学到偏乡办营队、带小朋友的活动,那也是他认为「在大学最有意义的事。」

这样的发现,让巫彦德想要选「教育」作为他攻读研究所的科目,结果,被他父亲阻止,理由是「流浪教师太多。」也就是怕他读了教育,没前景。于是,他改为攻读MBA,也得到父母的认可,就在这时,他看了一本原以为是与银行相关的「穷人的银行」。

巫彦德也就在那当下觉得,如果他读MBA的专业与社企结合,「应该满有意思的」,于是毕业后,先是进入跟国际贸易相关的公平贸易推广协会工作、也做过社工,从直接面对、逐步了解到社会底层,开始关注都市贫穷的社会议题。

对巫彦德的选择,他坦言,「父母一定有意见啊。」站在父母的立场,自然是明明可以选择更好的工作,却从事不事生产的慈善、公德、志工,「父母的感觉,我是做慈善,没有收入,是做不久的,他们是在担心我。」

过程中,巫彦德不讳言,他对父母也有所不满,他不懂父母到底在意什么?他们是希望他赚很多钱吗?还是觉得他做的工作不够体面?「我总是在猜他们到底在想什么?」

但是,巫彦德说,当他不再向父母寻求经济的资助,也就是他开始有薪水、有收入后,父母也就不再那么担心他的工作了,他也渐渐的明白,父母求的无非是他能有个稳定的生活。

对巫彦德而言,从事他自己想做的事,可以在工作领域,感受到充分的意义感,「我不用下班后,再找一件有意义的事来做。」

达人座右铭

了解才能 减少歧视

达人小档案

现 职:人生百味负责人

出  生:1989年

学  历:台湾大学商学所、交通大学电机系

经  历:国际公平贸易组织台湾分会、新事社会服务中心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