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高的价值献给至高的人生
「凛冬的某个清晨,他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婴儿呱呱落地后刺耳的哭叫声,像是重生之日的喜悦;也像是受难日来临时的求救;更像是学会某项新本领后的炫耀。
的确,人来到世间学会的第一样本领和丢掉的最后一样本领,都是:呼吸。
这些年,总是在外乡,迟迟不肯回去,上次回家,却经历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位老人的离世。那几天的天气,不是阴天就是一片白雪茫茫。
在那些天生吞活剥的急切做事中,我将自己累得虚脱,甚至也感受到了死亡的气息。
死是一种精神状态,也是新的开始,看破生死后的人生,他将以死为生、从容地回头下望人寰处,看到了常人看不到的一切,这便是人生的价值的最高体现。
而我将行之路遥遥无限,对生死的理解并没有那么深刻。只是,不断地告诉自己,我亦是一位向死而生的普通人,切莫强求一切,便是对自己当下的要求。
生而为人,有一个与生俱来的优良品质:向善的本性!但随着年纪的增长、接触面的增加,这一颗向善的本性总是会被污浊化。
王阳明先生讲「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说的就是这颗向善的心。
物质贫穷能摧毁你一生的尊严,而精神贫穷却耗尽你几世轮回。
在中国,有一个世界级的现象,就是当人达到一定财富之后,一定会去拜天拜地迎财神,请求赐予更多的好运、赚取更多的金钱,有点像小资求福,以升级中产的意思。
这里面大多数人,是求而不可得的,因为求神这条路就走不通,只会烙下幻想中产的一堆穷毛病:
本身吃喝充足的情况下,达不到超额消费的物质水平、却一定要超额消费,以彰显其气质、奢华和尊严。
而一小撮小资脱颖而出达到中产后,没有精神支撑的那部分,很快陷进我有钱我怕谁的稀缺陷阱里,与之而来的就是很快资产耗尽,又回归到小资的水准下。
究其原因,就是德不配位,有趣的灵魂总是要找到有趣的身体才行。
这里的小资和中产仅仅是一个引子,是想表达,这种清醒已经是当今社会常态化的现象了,大部分人都已经陷进去,而走不出来的终将覆灭。心理上的、肉体上的,总是会发出来的。
就如脾气,你不大声生气发出来,一定会伤及你的身体一个道理。
一个人把所有注意力都向外求,都在物欲上面的满足,他的内心一定是空虚的,我们现在退化到完全只有饮食男女,其它的完全是赚钱手段,精神贫瘠会让物质富裕的一些人更加的恐慌。
人,总是被动反思的群体。
这次疫情让很多个体、国家开始思考,平日里稀里糊涂,追权逐利,可危机真的来了却毫无招架之力,只能放任不管。
这就是资本逐利的弊端,而我们是以人为本的,是从精神层面出发来看待这个世界的,是包容的,不封闭的,所以我们这次做得很好,但依然会再接再厉。
拥有了物质,不应该蒙蔽了向善的本性,否则一定是要出问题的。要做到刚刚好,配得上我拥有的财富的水平,反而会越来越好。
大学的某一个阶段,半工半读,时间本来就不够用。又因为创业需要认识一些政商关系,所以选择竞选中国留学生会会长。
各种焦灼的的事情碰到一起,家人、朋友都不在身边,再加上学业无成,经济拮据的压力。
总是想到母亲日日伏案工作,按月寄钱给我,总觉得物质欲望,都应该减到只是维持生存足矣的程度才对。
可虚荣的心和工作需要根本做不到的迷惘,在休息不足的身心状态下,让我彻底爆发了,大哭过一场,吸烟喝大酒也是哪个阶段的产物。
对哪个时候的我来说,与人打交道,是要和光同尘的,而不吸烟、不喝酒,甚至不臭味相投都没办法把事情做成功,这就是我哪个时候衍生出的的“假把式成功学”理论,也是我错误世界观的一种。
不过才是一个大孩子,担负的压力和孤独都已是那个年龄的极限,现在看来经历的都是有价值的。
那会,恰好遇到一个人,无意间说的一句通俗的话,让我获益至今。
「我爸爸,不吸烟、不喝酒、照样是非常成功的」
这句话,当初对我并没有产生太大的直观价值,但潜移默化的却改变了我很多对成功人士的理解和对自身素养重视的决心。
很多年过去了,常常觉得欠了这位陌生人一笔债,一笔可以归还的债。
将正确的价值观传递给另外一些人,将这份感激的心,化做一声道谢,一句轻微的赞许,一个笑容,一种鼓励的眼神,送给似曾相识的面容,那些在生命中擦肩而过的人。
投资领域,似乎也存在一种鄙视链,即价值一派有一部分人瞧不上技术分析一派,反之亦然!
与我而言,只要能将手上的技能良好的结合,产出可观稳定的利润,才是目标。
所以,用技术做择时买卖和仓位管理,用价值分析选出个股并做动态跟踪持续分析,然后依照大A 的强波动属性,1年做好1-2次不错的波段,是亲测的非常不错的方式。
交易,是一场修行,没有谁能成为巴菲特,因为他是时代的产物,他的能力圈,让他叱咤风云几十年。
而你的能力圈,也一定要基于我们这个时代,基于自己,温和的去下注。
看了一份研报,核心结论就是:注册制下,做多投行、资管实力雄厚的龙头或者有潜力的券商。
如图,券商的几大业务中。
经纪业务是券商最主要的业务之一,也是内券化最严重的业务,向上基本封顶。
在市场赚钱效应、投资者数量、佣金率一定的假设下,券商间获客能力的竞争早已经从传统的网点向线上传导。
所以拥有强大平台的互联网券商将持续瓜分传统券商的客户。
更可怕的是,增量的新开客户未来会更加年轻化,而年轻化的人对使用便捷和功能强大的需求程度会更加深度,所以单纯针对于经纪业务,稀缺标的似乎非常有吸引力。
比较传统的业务,也是占比比较大的业务,也就意味着它的成长性是很差,那么带去的业绩增量是没有太大空间的,所以建议要战略上放弃经纪业务比较大的券商,选择更加有弹性和成长性的互联网金融龙头。
信用业务,主要是融资融券和股票质押一类,那么驱动业绩的因素一定是利息之差了,而融资息差1-2%,融券在7-8%,显而易见,融券业务息差较大,是信用业务的核心增量。
自营投资,是证券公司运用自身资金进行投资,获取投资收益,所以券商的投资实力和市场行情是影响业绩的驱动因素。
资管业务,受客户委托进行的资产管理服务,所以核心驱动因素就是客户,客户的数量、可用于投资资金实力及资管方费率。
如图所示,近几年集合资管规模加速增长,而它的费率较高,所以要选择集合资管规模较大的券商,作为投资标的的选择要素。
投行业务,核心驱动因素是投行团队实力和项目储备,而我国将要打造宇宙级的券商,一定是基于龙头属性明确,且投行业务成长性最突出的券商更具有投资价值,对其业绩一定要做到动态跟踪。
综上,如何选择相应的个股,显而易见了,选股逻辑不难,难的在于何时买卖和持股能力上,这一点对于券商板块来讲,还算容易,因为主营很好分析,账目很容易看清楚。
做交易,基本的分析能力还是要有的,不然交给专业的机构或者定投基金是不错的选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是最简单的道理,只是这个市场,总会放大投资者贪婪的心。
日常比较枯燥,因为不需要日盯盘,关键节点统计下数据,然后制定出新的交易计划后,动态跟踪一些数据即可,所以早些年更多的精力都用来偷懒了。
而我认为,投资的核心逻辑和需求很简单:选好股票、把握时机买卖、控制好人性、持续沉淀适合自己的交易模式即可!
剩下的就是交给市场。
在多年的实践过程中发现,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选股和择时的困难程度是第一阶梯的,必须找到合适的方法把这一层搞定,否则很难更上一层楼。
这也是我前面说,要用技术择时,价值选股的出发点。
技术择时,仅仅是给一个规约,告诉你买卖要有依据,要量力而行,不能靠意识流、感性、主观的去交易,那样只会增加亏损。
价值选股,是一个定性,就是让手里将要交易的股票,要有一定的业绩等支撑,用来增强持股能力的,特别是在最近这种跌幅又快又大的行情里,做到心态稳定。
控制人性,是一个不错的讨论主题,也将是我未来很重要的研究方向,我认为,交易到最后,其实是人性的竞争。
但因为履历尚浅,交易经验不足,待我知天命的时候,应该会把心得写出来。
交易模式,总是要经过许多年,试过很多个交易计划,才能沉淀出最适合自己的那一个模式。
就比如当下的我,可能更适合价值选股、技术择时,未来会不会更新尚未可知,这是经过多年的实践得出适合目前这个我。
所以,整个交易的核心环节沉淀出来后,一天多出的富足时间,用来大量的阅读,输入多了自然要输出。
而写日记是我日日坚持的事情,但又不想把一些人生思考,特别是投资上的思考浪费在笔墨当中,才注册这个“里才”的新媒体账号,平日里就把日记的一部分稍微润色修改以下分享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