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景区如何行稳致远?

景区为老年游客做好贴心服务 山西大槐树景区供图

为推动北京市景区智慧建设升级、提升旅游市场监管水平、提升游客满意度,由北京市文化旅游局制定的《智慧旅游景区基本要求及等级评定》征求意见稿在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网站上公开征求意见后,即将正式发布。该标准的实施将对景区智慧化起到怎样的引导作用?

智慧化的渐进过程

《智慧旅游景区基本要求及等级评定》中,对景区信息化提出基础要求,对景区内的移动通信、无线上网、宽带覆盖等都进行了具体规定。例如应具备移动通信能力,景区全部范围内应能接收移动通信信号,线路通畅且信号稳定;应在景区范围内开通当前市场普遍使用的移动通信服务,条件适宜的景区可开通最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持的通信服务;应在景区主要游览区域有效覆盖无线网络,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可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以无线方式连接上网,网络信号通畅、稳定;应覆盖宽带网络,满足景区办公、游客上网、景区企业及居民生活需求。

“要做到主要游览区域有效覆盖无线网络,景区主要游览节点都有wifi,对我们来说并不容易。”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营销总监何群说,海拔从500米-3000多米的无线网络覆盖无死角,需要扎实细致的工作,每个区段、高中低不同海拔建设基站,还要考虑不同通信运营商的信号强弱问题。

“主要游览区域有效覆盖无线网络,”这个要求对于封闭式的普通景区而言,容易以技术手段达成。但是,“对于区域广阔的自然生态类景区而言,实现起来并不容易。”参与标准起草的北京大地云游科技有限公司CEO王亚博说,景区全部范围内应能接收移动通信信号,这个基础要求对于保障游客安全非常重要。

作为智慧旅游景区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一环,今天的出游者早已经习惯“预约制”,这也经历了一个过程。2011年9月25日,故宫博物院开始尝试网络预售门票,当日门票预订仅有区区287票。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4年,故宫全年网络售票都在2%左右。直到2017年10月2日,故宫才首次实现全部网上售票,之后,又继续探索分时段售票。在王亚博看来,通过加强精细化管理,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分时段售票,观众可以选择当天的某个具体时段进入故宫,避免了“上午门庭若市,下午门可罗雀”,给观众营造更加美好的文化空间和参观体验

推动数字化保护

智慧旅游景区在生态环境监测、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保护上也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在生态环境监测方面,要求使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对景区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包含但不限于气象监测、空气质量监测、水质监测、噪声监测等;自然资源保护则应使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对景区内的自然景观资源、植物资源、动物资源等进行信息化与数字化保护;人文资源保护应使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对景区内的牌坊碑文文物古迹、建筑景观、博物馆收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进行信息化与数字化保护。

做好数字化保护,让文物“活”起来,这两年文博行业的数字化探索,亮点多多。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与故宫里的珍宝、莫高窟壁画秦始皇陵兵马俑等无缘,但现在,人们只要动动手指,就能在网络上领略这些文物瑰宝的风采。

另外,数字化探索为文物保护和传统文化传承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壁画可能会在岁月变迁中褪色,古建筑可能会 面临风化坍塌的风险,但数字化保护让它们“永恒”,成为数字化时代的一种可世代传承的文化遗产。

而对于生态资源丰富的景区而言,“随着智慧旅游发展,能够对辖区内的天气变化、生态植被、自然地质变化进行长期监测,进行科学严谨的大数据分析,对主题旅游产品的打造大有益处。”一位景区管理者认为。例如,一些景区本身也是自然保护区,根据数据监测和分析可以知道,在核心区应该如何保护稀有物种植被,在边缘区如何进行因地制宜的生态科普旅游项目。体验是最好的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游客能够更加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实现差异化发展

据了解,《智慧旅游景区基本要求及等级评定》征求意见稿中,智慧旅游景区的等级评定由低到高依次为A级、AA级、AAA级,依次对应的达标分数是 100-199分、 200-259分、 260-300分。

王亚博称,“这个评分标准参照了A级旅游景区的评定办法,按照大类和细项打分。”但是,智慧旅游景区信息化建设应考虑到实用性集约型共享性协调性便捷性。“每个景区的情况不同,例如景区在创5A的过程中,都会在景区智慧化、数字化、网络化转型升级等方面做很多提升,但是对于3A、2A旅游景区而言,‘智慧化’是一个因地制宜的渐进过程。”因此,在评定过程中,需要根据景区的具体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实用可行的信息化技术及软硬件产品。

针对不同类型的景区,智慧旅游的实现需要不同的发展路径。对于博物馆,更多侧重文物的数字化保护和公益教育;对于面向公共服务的城市公园,建立智能厕所系统,实现厕所定位及导引、蹲位数量查询等功能就很重要。现在很多城市公园的公厕门口安装了智能纸巾盒,游客只需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就能免费按需取纸。

自从1999年左右提出景区信息化,一些景区初始投入了大笔资金,以为可以一次性实现由传统景区向智慧景区的转变。对于中小景区来说,发展智慧旅游要承受巨大的资金压力。业内专家认为,中小景区可以充分发挥第三方互联网平台的合作优势,更多侧重景点、景区文化价值的塑造和内容的深度挖掘,做到“小而美”。

“数字化的速度非常快,景区智慧旅游的发展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另外这也关系到所在的城市‘数字大脑’的发展形成智慧治理格局,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王亚博认为,《智慧旅游景区基本要求及等级评定》随着时间发展,5年左右应该有一次更新修订。当然,“最核心的出发点还是‘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