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会谋生的也不是苦役(念念有余)
最近看到北大教授林小英的一句话:“人的一生不能只是谋生,要干点别的事才会更幸福啊!学会把自己救出来,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如果都是为了谋生,那一生就是个苦役,不为谋生做的事情越多就越幸福。”
听起来很振奋人心,人要主宰自己的命运,日子不能过得太苦,不要仅为谋生,而是要找到自己的爱好,要对得起这一生,要过得精彩。
这是非常理想化的情况,绝大部分人都围绕谋生安排自己的一生,维持生计就已用尽全力,那些生活优渥的人本身就能很好的安排生活,拥有休憩和娱乐,不用外人提醒。能找到爱好的人,那已是少数幸运人,倾尽一生,又有几个人找到自己的爱好呢?
大部分文艺作品,主角都有曲折动荡的一生,有一些放荡不羁无拘无束,受尽屈辱的,将会历经艰难成为人中龙凤,一雪前耻。
这些作品有传播性,是因为大部分人过得很简单,过得很拘谨,终其一生,也不会有显眼的成绩,注定成为埋到坟墓中的某某某,愿意看和自己不一样的故事。
受周围环境影响,人其实都在给自己打鸡血,都想要更出色一点,但情况不允许,父母普通,资质平庸,也没有多少管理自己能力,机遇平平。大多数人早早会意识到这一点,愿意找一个职位,平平淡淡的度过这一生,一个好的工作岗位,就已费劲心血了。
学者总是太理想化,希望人更优秀一些,当然还有一些更高明的,会安慰众生,不用那么优秀,也能找到自己喜欢之事,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精彩,每个人都独一无二。
这个想法本身就太过骄傲,凭什么独一无二才值得自豪,凭什么一定要精彩才值得自豪?
在我们的话语体系里,缺少对普通人真正的尊重。只是个普通人,心平气和的过好这一生,没有爱好,一生只是工作,也值得尊重。
有一些人辛辛苦苦,养活了自己,养活着父母孩子,不为国家添乱,而是在做一点小小贡献,已经竭尽全力,也值得尊重。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很多人以此安慰平凡者,那句谚语里,360行都竞争激烈,需要成为头部才是好的。360行每一行都有很多人,那些不能成为头部的,就不配称道吗?
这些道理,带着拥有话语权人的骄傲,潜意识里,他们认为努力就会有结果,认为平庸由不勤奋造成,认为必须要精彩才值得。
普通人的日子少有人关照,但他们也不是只会工作的苦役。就是最艰苦的农业劳动,人们也会在农闲时节安排各种娱乐活动,秋天闲下来就荡秋千,孩子们玩着各种户外游戏,大人们玩起麻将,春节时放鞭炮走亲戚,到了春天,以村庄为单位上演戏曲,持续几个月之久。人们哼着小曲,抽着烟,饭点儿时在路边端碗聊天,互相开着玩笑,讲起奇闻轶事,总是想办法让自己舒服一点儿。
现在这么多人每天刷手机,看各种新奇八卦,就是为了让自己感官刺激,让自己新奇舒服。打游戏、闲暇时间看电影、追剧,聚起来吃一顿饭,这些让自己快乐的事情就像沙子一样,堆满工作之外的缝隙。
谋生之事不一定就让人厌烦,一些令人痛苦的工作也会有成就感,农民对农业劳动的态度是复杂的,这是一个需要端起来的饭碗。一些企业家们已经有钱了,还热爱工作,工作和生活有时间纠缠的很紧密。即使有钱人,也不一定找到爱好和快乐。不过人们总能找到办法让自己轻松一下,让日子过得有滋味儿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