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安排地方化债资源10万亿!哪些行业将受益?业内解读

11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举行新闻发布会。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许宏才介绍,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国务院提出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议案提出,在压实地方主体责任的基础上,建议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

许宏才表示,为便于操作、尽早发挥政策效用,新增债务限额全部安排为专项债务限额,一次报批,分三年实施。按此安排,2024年末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将由29.52万亿元增加到35.52万亿元。财政部拟定了2024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调整方案(草案)。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介绍,从2024年开始,我国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再加上这次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6万亿元债务限额,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万亿元。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本次人大常委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以地方化债为核心的多项重磅政策。这些增量政策的出台和落地将有助于缓解地方财政压力,保障今年底到明年年初的财政支出能力,有望带动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能力提升,促进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

债务置换规模力度很大

“安排6万亿元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是今年一系列增量政策的‘重头戏。”蓝佛安说。

“总体上看,此次债务置换规模力度很大,体现了发展中化债和以时间换空间的思路,同时反映出中央政府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并推动经济增长的决心。”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

罗志恒表示,在当前地方政府面临较大债务压力与经济发展任务的双重背景下,新一轮债务置换具有重要意义。其一,债务置换实现了部分隐性债务显性化,债务更加公开透明。其二,以利率更低、周期更长的政府债券置换举债成本高、周期短的隐性债务,以时间换空间,因此债务置换的过程也是降低风险的过程,体现了化债的本质是化解风险。其三,债务置换减轻了地方政府化债的压力,地方政府能腾出更多的财力和精力用于发展经济和提供公共服务。其四,债务置换有利于地方政府更好落实减税降费,部分地区“乱罚款乱收费”等现象将明显缓解乃至杜绝,有利于改善营商环境。

那么,此次政策对于国内经济走势影响如何?明明认为,财政支持化债可以通过补充地方财力、增加居民和企业收入的方式,发挥财政乘数效应,带动投资和消费能力的提升,促进经济回升向好。一方面,通过增加地方债务限额、允许专项债用于化债等方式,将大大减轻地方债务压力,将原本被化债占用的资源腾出来,增强对民生、“三保”等领域的保障,改善居民收入预期。另一方面,加大化债力度有助于清理地方拖欠企业账款,提升企业经营信心和活力,提升企业收入和盈利能力。居民和企业收入预期得到改善,将有效提振消费和投资需求,进而形成正反馈,发挥财政的乘数效应。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院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研究所执行所长余凌曲在接受湾财社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此次政策对于经济运行是个重大利好。“此次化债力度近年来力度最大,对地方政府节约财务成本的效果也将立竿见影。这意味着,一方面地方政府可以轻装上阵,以更大力度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经济运行风险有效缓解,市场投资信心有望增强。”

基建产业链将是化债受益的核心方向?

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新增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用于未来三年化债,极大提升了投资者对经济复苏的信心,对于资本市场也意味着重大的利好。地方政府可以拿出更多的资金做投资,惠民生,刺激消费,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以及推动消费品换新等,这些是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方面。

“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已经出现了趋势的反转,市场经过第一波放量暴涨之后进入到调整阶段,随后开启第二波上攻。那么在美国总统大选尘埃落定、不确定性消除之后,我国资本市场有望走出第二波上攻行情。同时,在楼市投资机会明显减少的情况之下,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大转移的意愿越来越强烈,这也给资本市场带来源源不断的增量资金。”杨德龙建议,投资者要坚定信心,保持耐心,通过布局优质股票或者优质基金来抓住这轮牛市的机会,真正实现财富增长。

中信建投首席经济学家陈果表示,基建产业链将直接受益。“化解存量债务是提供更多增量资金的关键。大规模债务置换将大幅减轻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使地方政府能够释放更多财政资金,基建产业链将是化债受益的核心方向,直接影响着地方政府的债务水平。此前大量因资金不足而搁置的基建项目有望重新启动。”

采写:南都湾财社 记者刘常源 王玉凤 邱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