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特供   重磅!SFISF落地,如何影响你的钱袋子?机会在哪里?

今日盘前,市场最为期待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ecurities, Funds and Insurance companies Swap Facility,简称SFISF)”工具以远超常规的速度落地,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以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分股等资产为抵押,从人民银行换入国债、央行票据等高等级流动性资产。

这也是9-24三巨头会议中最为重点的制度创新之一,对市场的刺激非常明显,央行潘行长原话是“只要做得好,“第一期5000亿元,还可以再来5000亿元,甚至可以搞第三个5000亿元”。

SFISF是谁在加杠杆?

从操作原理上,SFISF和美联储的定期证券接待便利(TSLF)类似,是通过“以券换券”的形式增强相关机构融资和投资能力,实现了流动性支持。

在美国次贷危机期间,美联储根据市场变化情况和应对危机需要,设立了一些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最后贷款人覆盖的范围由传统存款类机构拓展到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其设立定期证券借贷工具(TSLF),一级交易商用手中流动性稍差的证券去换取美联储的国债,从而改善一级交易商的流动性状况。

原理清楚了,那么谁加杠杆就一目了然——金融机构,尤其是非银金融机构,央行只是提供了弹药的支持。

金融机构的经营本质就是信用和杠杆的组合,信用是基础,杠杆是手段。加杠杆的同时,如果市场按照相应的方向走,那么就会加强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对于国内市场来说,就是券商和保险。

这次的新发明吸取了14-15年散户加杠杆的教训,让机构加杠杆,机构本身不像散户一样容易冲动,而且还容易管理,这也和日前限制银行借贷资金进入股市相互映照,因为这部分资金就容易让散户上杠杆,影响上涨的节奏。

SFISF的反身性

索罗斯最为出名的就是反身性在资本市场的应用,同时他也承认,反身性有其局限性,并不是所有资产在所有时间适用,而这次的SFISF出现了反身性的特征。

以现在的市场环境举例,此次央行给的5000亿利率1.8%,而现在高股息公司的股息率高达5%,息差高达3%。作为对比,目前一年期LPR的利率是3.35%,一年期定存1.35%,活期只有0.15%。对于金融机构来说,这就是无风险套利,所以预计5000亿额度很快就会用满。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今日高股息资产重新开始上涨,而且沪市的表现好于深市,因为抵押品的要求必定是大盘稳定高股息资产。那么能释放多少流动性?

根据央行的资产负债表,目前账面国债2.2万亿,其中1.5万亿是久期的7年长债,0.7万亿是短债,而金融机构中,考虑到持有的股票债券,保险15万亿,券商5万亿,这也就说明,能释放的流动性暂时有个上限,但金融机构的主动资金需求是近乎无限的,直到这个息差弥合。

这个反身性过程是可以自我循环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 抵押品价格上涨:以非银金融机构为例,目前保险券商共持有1.8万亿宽基ETF和沪深300成分股,其中1.5万亿集中在大金融板块,作为底仓品种受益于抵押品认可保障。这些大盘股,尤其是大金融板块随着买入,股价上涨,抵押品的价格上涨,也就意味着金融机构可以借出来更多的“便宜”钱。

2. 沉寂资产的应用:如果看券商的资产负债表,头部券商很多的货币资金都是超过千亿的,这部分资金也会用起来,增加其本身的盈利能力,并同时提高估值。

以上两点会互相影响,形成正循环。直到息差弥合,根据这个推演,除了上面提到的高息股,谁最受益也就很明显了。

非银金融机构&高股息资产

以目前了解到的,SFISF第一单落在中信证券,以持有资产的9折来换取流动性,之后可以反复互换,每次都会打九折,所以相当于8-9倍杠杆。当市场出现不符合上涨趋势的情况,比如前两天,那么央行就可以打开阀门,给金融机构流动性去买入。

至于央行持有国债等金融资产不足的问题,周六央妈和财爸的会议根据目前消息,也会集中在央行买债,提高央行自身流动性释放上限的作用。换句话说,央妈觉得股市冷,就会给市场加衣服,这是大局。

目前机构的态度:券商更加积极,自营做套利交易,股价波动还计入权益,保险还相对谨慎,自营仓位未满,但随时准备入市,有很强的托底作用,尤其是红利资产。

港股作为国内资产的海外映射,政策打成明牌的情况下,券商,保险这两个直接执行人,以及其买入的盈利可预期的高股息资产,预计将会首先受益。

至于其他板块,这两天拉涨的半导体已经有些后续乏力,因为目前的经济刺激政策传导到企业,以及国产替代仍然需要时间,三季度甚至四季度的公司盈利增长预期可能都会受限。

以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为例,在09年初的QE实施,股市见大底,但是经济的修复要在2010年底,接近2年时间,在这两年时间,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大型金融机构裁员高达60%,就算我们的经济修复速度更快,那也可能需要一年时间,上市公司盈利改善的指引需要半年时间也很正常,在此之前,券商和保险的利润改善却直接可以预期。所以在本轮市场上涨过程中,首先应该还是关注更大盘的以上两类资产,随后其他优质资产,比如新质生产力类的公司就会接力,提供第二波的确定性交易机会。

对于目前的市场,政策的关怀溢于言表,无论是国泰君安和海通合并后提前交易提振市场信心,周六央行和财政部的有些仓促的新闻发布会,还是本次SFISF的快速落地,智通坚持认为这个时候更需要忽视杂音,把握机会。

本文源自:智通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