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如何「吃掉」昆蟲? 中研院秀最新研究成果

中研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蔡怡升研究员的团队发现,嗜酸性真菌是毛毡苔在消化过程中的重要伙伴,该研究结果于8月1日发表在「自然微生物学」。图/中研院提供

植物如何「吃掉」昆虫?食虫植物毛毡苔(Drosera)用叶子上的腺毛来捕捉昆虫,在它们的消化过程中,竟然还有真菌来帮忙。中研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蔡怡升研究员的团队发现,嗜酸性真菌(Acrodontium crateriforme)是毛毡苔在消化过程中的重要伙伴,该研究结果于8月1日发表在「自然微生物学」(Nature Microbiology)期刊。

中研院说,这种真菌在毛毡苔叶子的腺毛上茁壮成长,显著提升了植物分解猎物的能力,植物和真菌会透过调整它们的基因来产生特殊的酶,不仅加速消化,还能帮助吸收营养,而这种奇妙的合作关系更揭示了植物和微生物如何联手共生和繁衍。

中研院表示,此研究获中研院深耕计划和国家科学及技术委员会「2030跨世代年轻学者方案」支持,第一作者为中研院院国际研究生生物多样性学程的博士候选人孙培峰。中研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研究团队包括陆敏、刘育菁、林婕苹、陈泓玮、何芷蔚及吕美晔等。台湾合作团队包括东吴大学微生物系助理教授柯惠棉、台湾大学生科系副教授林盈仲与森林环境暨资源学系教授罗南德,以及成功大学生物科技与产业科学系助理教授陈盈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