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能过剩根源 美学者:独生子女政策

热门话题

美国人口问题学者、威斯康星大学麦迪森分校高级研究员易富贤为美国之音撰写特约评论文章〈中国产能过剩的根源是独生子女政策〉。他强调,中国的产能过剩,起因于内需不足;而内需不足,皆因居民可支配收入太低;至于居民可支配收入太低,则是因为独生子女政策。

易富贤指出,日前美国财长叶伦访中时反复提及,中国「产能过剩」影响美国工人和企业,而「产能过剩」的根源,是中国政府的产业补贴。但北京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秦晖指系「低人权优势」。而北京大学国发院教授姚洋则认为,是中国「过高的储蓄率」。然而,归根结底,其实是中国的内需不足,再溯源正是「独生子女政策」。

易富贤指出,愿意为孩子花钱是父母的生物学本能。0-14岁儿童占总人口比例与居民消费呈正相关,而15-64岁劳动力占比则相反。独生子女政策导致中国0-14岁儿童占比从1982年的33%降到2023年的13%,从而导致15-64岁劳动力占比从62%提高到2004-2023年的72-75%,而国际社会占64-66%。

相对于内需市场,中国「额外过剩」上亿劳动力,靠出口提供就业,这是不利于中国的经济安全的。中美贸易战后,中国产品占美国进口的比例从2017年的21.6%降至2023年的13.9%,也导致中国的就业难,尤其是青年失业率攀升。

易富贤分析,由于家庭规模缩小减少家庭刚需,加上劳动力「额外过剩」,造成所谓「低人权优势」,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例从1982年的62%(国际正常标准)降至现在的43%。由于居民可支配收入占比太少,政府掌握太多资源,因此中国政府有能力进行产业补贴。

由于居民可支配收入只占GDP的43%,使得主流家庭连养一个孩子都有困难,加上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因此单独二孩、全面二孩、三孩政策全部破产。可以说,中国是以断子绝孙的惨重代价摧毁美国等国的制造业,对两国是双输。

易富贤结论认为,中国必须将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例提高到60-70%的正常水准,才能提升生育率、发展内需、改善与美国等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