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大城市未来发展分析

作者:卢克文

来源:卢克文工作室(ID:lukewen1982)

中国当前各地城市,承担着各自不同的历史使命。

像新疆地区,它的第一诉求是保障通向欧亚大陆的陆路安全,保证当地的和平稳定,使大中华区能畅连西亚欧洲,所以面对极为复杂的政治环境,新疆一把手兼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书记,也任中央政治局委员,政治地位非常高。

正是因为新疆的安全权重大过于经济权重,在早些年较为紧张的时候,乌鲁木齐走到哪都要查身份证,疫情管控期间比其它城市要严格得多,网速也较慢。

受制于生活中的种种不方便,就算现在管制宽松一些了,人口数量也一直上不去,到2023年还是只有408万人口,地铁也只有三条,预计到2030年,地铁总里程才340公里。

如果乌鲁木齐一直处于平和状态,现在估计已经有六七百万人口,2023年的GDP也不会只有仅仅4268亿,而应该到达6000亿左右,但因为处在特殊的历史阶段,乌鲁木齐暂时放缓了经济权重,专注安全权重。

也不是说乌鲁木齐的经济不重要,当然也是重要的,只是要先度过当前这个阶段,经济权重才会被提升起来。

以前的南宁和福州也是这么个情况,广西处在两山轮战的前线,福建处在对台作战的前线,就不能放心投资南宁和福州,怕那么大的心血一朝被毁,现在两地相对过去要和平许多,南宁和福州才缓缓发展起来。

这就是我开篇说的,中国当前各地城市,承担着各自不同的历史使命。

一定要注意“当前”这两个字,因为事物总是在不断变化,比如以前中国经济最强的是东北,现在东北反而是最弱的地区之一,但未来说不定哪天又突然变强。

这世上有许多不可雕的思想朽木,他们看事物总是静态的,不会看到事物的起伏,摸不清自己在时代大潮的坐标,所以总是被命运反复玩弄。

举乌鲁木齐这个案例,是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后面的内容,现在我们要使一个定身术,将时间锁定在2024年,看看在当前情况下,中国各大城市是怎么分类的。

大致有四类。

第一类是专门负责发展自然经济,这些城市处在全国地理最具优势区域,依靠通江达海,赚钱赚到手抽筋,比如上海、深圳、广州、苏州、杭州、宁波。

这些城市最大的特点是拥有大量高水平私企,私企产业先进,集中在高科技、互联网、金融、房地产行业,也能提供大量高薪岗位,民间本地人都极富裕,完全达到了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第二类是国家重点投资城市,这些城市负责平衡中国南北权重,为国家在危机时刻提供风险保障,自身能产生一定的经济势能,但能力并不太强,主要靠吸取大量政治经济支援获得发展动力,比如北京、成都、天津、西安、沈阳、武汉、重庆、郑州、齐齐哈尔。

这些城市能提供高薪的私企不多,有大量的国企和事业单位,能做大国重器,但除了北京外,民间普遍不怎么富裕,收入水平一般。

第三类是潜力型城市,这些城市在等待上海、深圳、广州、苏州、杭州的产业转移,或者国际地缘发生有益剧变,有一定发展空间和地理优势,但上限不是特别大,比如长沙、合肥、赣州、南通、徐州、襄阳、洛阳、上饶。

潜力型城市跟重点投资型城市有重叠,武汉、郑州、重庆、成都、长沙就重叠了,这些城市依赖部分产业绝活,饿是饿不死的,民众能吃饱但吃得不是太好,像齐齐哈尔特别依赖一重和飞鹤乳业,长沙特别依赖蓝思科技和三一重工,襄阳特别依赖东风汽车,上饶特别依赖晶科能源,发展得都还行但也不能说很好。

这些城市私营工业能提供的就业岗位不多,因此这类里的大城市,服务业和旅游业普遍发达,给大众多提供底层活路,尤其是武汉、成都、长沙、郑州、重庆五地,年轻人跑过来后,但凡没有个好学历的,spa沐足KTV、夜店餐饮剧本杀,那就在前面活色生香地等着你。

第四类是战略地缘型城市,提供能源、拱卫经济重心、保障国家大局,等待地缘格局的改变,也就是乌鲁木齐、拉萨、南宁、昆明。

南宁五象新区建得极好,而南宁2023年GDP才5469亿,跟他们的基建严重不匹配,我看南宁就是在等待做中南半岛的岛都。

其它城市没啥存在感,比如周口、达州、邵阳、商洛这些,就不放在这聊。

我这么一分析,可能有朋友觉得,中国能提供高质量就业的城市是不是太少了。

哥哥呀,你是没像我这样全世界到处走访,其实哪怕是韩国日本法国英国,他们那普通城市,能提供的高质量就业也少,全世界高质就业岗位一直是稀缺的,全球普通民众,管你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普遍只能选择没啥前途的服务业,金融互联网高科技制造业的工作,在任何一个国家都得抢。

世界上好多发展中国家,辛辛苦苦十几年培养出一个本科生,压根没合适的岗位给他们,最后这些人好多都去抢保姆工作,给人带孩子做家务,大部分都是600美元一个月。

中国到现在不对国外开放保姆市场,就是这个原因,只要一开放,好多菲律宾、印尼、泰国本科毕业会一口流利英语的保姆,只要五六千人民币包吃住任劳任怨给你干,还能睡在厨房吃饭不同桌,那中国原先的保姆市场将会受到倾销打击,大量读书不多的劳动妇女就要失业了。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个国家有每个国家的痛苦,世上从来没有世外桃源,到哪都是被经济链折磨的世人。

了解完每座城市的分类后,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所处的现状,决定选择哪座城市生存。

比如我把公司搬迁到成都,那是因为我考虑到自己人生路走完一半,身体越来越虚,不想在北上广深忍受高房价高生活成本的苦楚,不能再接受高强度的竞争,也经不起人生太大的波折刺激,所以选择“守成之地、偏霸之资”的成都。

选择哪座城市生活,一定要慎重慎重再慎重,这会关系到你整个人生的谋篇布局,很容易给自己的人生封顶。

那中国的城市未来会怎么发展?选择哪座城市更合适?

现在我们收回2024年的定身术,探着身子向前看,大致能摸索出每个城市未来的基本状况。

城市将来会怎样发展,只要看一看这座城市现在和未来的数据就知道了。

先说第一梯队的城市,我们习惯上讲北上广深四大城市,其实这四大里面,上海和北京还是要略强一些,这两座城市从1980年到现在,就一直稳居全国第一第二,从来没有变过,上海占据着全世界最好的地理位置,中国通江达海的黄金汇合点,迟早是世界第一富有的城市。

而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全国大央企、大国企、顶级学府、顶级医院、部队、媒体、文娱等强制汇集到北京,使北京吸收着全中国最优质的资源,地位也不可能撼动。

第三第四名,在1980和1990年代,还分别被天津和重庆占据,直到2000年代,广深坐稳前四,深圳又在后期靠着高科技含量反超广州。

深圳本质上是北京放在广东的一块飞地,是北京权力和资本在空间上的延伸,所以深圳永远是北京的小弟,不可能超越北京。

而广州属于珠江出海口,不可能斗过上海所在的长江出海口,加上广州这几年发展速度逐渐放缓,有掉落第四城的风险,所以在很长时间内,深广动摇不了上北。

广州增速放慢的主要原因,是新能源汽车发展没跟上,在燃油车遭重挫后,广州汽车行业没有诞生深圳比亚迪这种巨鳄,未来没有新的巨型增长点,所以有些吃力。

不过珠三角这一块,从佛山到广州到东莞到深圳,几座发达城市连成一片,会是未来中国最富裕的地区,总体实力还是很强。

中国第五大城市统计表上是重庆,但重庆胜之不武,差不多是以半个省的总量跟很多城市对打,而且重庆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在2023年全国第83名,连襄阳和石家庄都没打过,重庆民间整体还是偏困苦,工资低房价低,在全国十强里,排名第五的重庆实际上是最弱的。

全国十强总量排名,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苏州、成都、杭州、武汉、南京,实际你到每座城市走访一下,看看普通人的收入和各地工业园的情况,就知道十强真正的排名,应该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苏州、杭州、南京、武汉、成都、重庆,后三名只是体量大,人均收入比前七名要差一大截,民间都不太富裕,好工作不多,老百姓日子比较紧。

我第一次到成都和重庆坐飞机时,就明显感觉到这种差距,在成都和重庆的机场,会有部分普通民众的衣着箱包,跟杭州广州差距甚大,心中就猜想这是民间不太富裕所致。

中国真正富裕的城市,还有宁波、厦门、无锡、嘉兴、东莞、佛山、湖州、珠海等,这里面宁波实力最强,是一个不显山不露水的大高手,2023年宁波只弱于天津,排在全国第12位,2024年上半年,宁波就以8207亿胜过天津8191亿,全国第十南京也只有8607亿,宁波追赶南京的差距,也从全年2000亿的差距收窄到1000亿以内,今年将有望继续收窄,宁波很可能会在后面几年超过南京,冲进全国第十。

宁波就属于我前文所说的第一种类型,是天生小姐命,吃得一口富贵饭。

我曾经把东莞每个镇差不多都走遍,时常感叹东莞全市如火如荼的工业建设,仿佛19世纪的曼彻斯特,但去宁波逛了一圈,还是感觉宁波功力更深厚,工业基础更强大更先进。

拥有122家上市公司、104个工业单项冠军的宁波,实际也是中国可支配收入的第八名,远强于东莞的第16位,宁波实际可能会成为民间第七富有的城市,仅次于苏杭两市。

宁波是第一类里最值得关注的城市,第二类国家重点投资城市里,最值得关注的则是成都。

倒不是我住在成都就要夸成都,而是国家给予成都太多太多资源,多得令人震惊。

2023年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4478万人次,同比增长237%,居全国第五;双流国际机场年吞吐量3013万人次,同比增长69%,居全国第12位。

以现在这种吞吐量,成都天府机场还在建T3、T4航站楼,预计2025年启动前期工程,将使天府机场的吞吐量,从4500万人次,提升到9000万人次。

整个四川省也才8400万人,而一个天府机场就能达到9000万人次的吞吐量。

成都新机场一建成,年吞吐量则将达1.2亿人次,可以直接挑战2023年吞吐量1.05亿人次,全球最繁忙的亚特兰大机场。

不过到时上海也赶上来了。

上海机场2023年旅客吞吐量是9675万人次,但上海将在南通建第三个新机场,预计将达4000-8000万吞吐量,上海到时年吞吐量将达1.3-1.7亿人次。

不愧是全球最富有城市备选,成都就不跟你玩了。

深圳本来也可以建一个超大的机场,但因为要让利于香港,使深圳的国际航班少得可怜,只有香港的四分之一不到,逼得深圳人常常被迫从蛇口码头坐船,赶去香港坐飞机。

深圳只能一边在宝安机场先拓建第三跑道,一边盘算着能不能在龙岗坪地新建一座机场。

成都不仅还在建机场,还在大建高铁和地铁。

总投资88.5亿、建筑总面积达61.2万平方米的天府高铁新站,将于2025年竣工。

天府站相当于三个成都东站,跟广州南站差不多大,属于全国超级工程。

而在《成都地铁远景规划2030》中,提出2025年成都地铁将达850公里、到2029年超过900公里。

在全国地铁基本亏损运营,为了积极化债,多个省市已经暂停地铁建设的情况下,成都2023年已取消了19条线路,但我看最新的信息,成都依然要力争2025年,城市轨道交通在建及运营里程达到850公里。

拿武汉做个对比,武汉2022年原计划到2030年时,地铁总里程850公里,2023年中央叫停地铁建设后,2024年武汉现有地铁线路486公里,到明年总量明显弱于成都。

全国地铁都是各地亏损大户,都是为方便市民出行,由政府补贴才能维持。

2022年,天津、西安、长沙、厦门、长春的地铁补贴超过30亿,苏州、南京、重庆、郑州达到50亿,杭州近100亿,北京262亿。

以成都现在的经济实力,其交通投入明显不太符合当前现状,那只能说明,国家已经打算好将成都作为一座特殊城市来重点投资。

这种特殊性,是国家级重点投资型城市才有,砸重金也要把成都建设成西部第一城。

和平时成都可以辐射整个西南和中南半岛,战争时成都可以成为最后的大后方,哪怕最发达的东部沿海全部毁于战火,成都依然有一套工业班子可以对抗风险。

武汉也属于成都这种投资型兼潜力型城市,武汉机场2023年吞吐量是2586万人次,预计2030年一个天河机场吞吐量就能达到6800万人次。

武汉航空数据看起来比成都低不少,也没大建新机场,只增加天河第三跑道。

那是因为武汉和郑州是国家地理位置南北正中心,从这坐高铁去哪里都方便,全国物流中心只能选择建在郑州和武汉,但武汉靠近的人口更多,还有长江水运,因此在物流上是真正的全国第一方便,所以才有了全国第一大货运机场,选择武汉旁边的鄂州。

成都靠航空,武汉靠高铁,这是大家天命所归。

2023年成都GDP排全国第七,武汉排全国第九,成都弱于苏州,武汉弱于杭州,两座中西部城市有没有机会超过长三角城市?

2024年上半年,武汉GDP 9975亿,离杭州的10137亿非常非常接近,武汉5.3%增长率微高于杭州的4.8%,武汉总量超越杭州近在咫尺。

2024年上半年,成都GDP 11152亿,离苏州的12059亿距离也不大,成都4.8%增长率还弱于苏州的6.2%,短期内困难大于武汉。

武汉总量超杭州大概就这两年的事,成都总量超苏州比较困难,可能要3-5年。

发展质量上,其实还是苏州和杭州强许多,苏州的增长点是自然流,比如外贸优势和730亿的低空经济;成都的增长点是投资流,成都有40个重大项目,总投资968亿元,2024年计划投资125亿元。

2023年,苏州人均收入是74076元,杭州是73797元,分别排全国第五第六,武汉人均收入是57105元,排全国第24,成都是50825元,排全国第36,民间财富差距还非常大。

中国还有一个被严重低估的城市无锡,其经济总量超过长沙郑州,预计未来还有可能战胜青岛,就只比天津宁波南京弱一些。

做个总结吧。

中国经济最强的城市,还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苏州、杭州、南京、宁波、成都、武汉等。

中国目前最有潜力的城市,估计是宁波、无锡、合肥、赣州等。

如果你个人能力特别强,学历高又聪明,对赚钱充满欲望,还是去北上深杭,这四座城市能满足你,有突然发大财的机会。

如果你觉得天赋普通,或者就不太喜欢搏命,对赚钱没啥太大欲望,就是喜欢享受生活,还是去成武苏杭长,这五座城市有增长空间生活还好,但因为是投资型驱动、或者稳定工业为主,过过中产日子最合适。

如果你有一门好技能,那建议宁莞佛苏无常湖台,这些城市缺重要技术岗,生活成本不高,城市建设好,适合农村出身踏实本分的理工男。

我本来打算照着世界城市发展史,写一篇中国城市未来发展指南的,不知道这篇为啥写着写着写歪了,一定是近期心思都在打《黑神话:悟空》上了,算了,大家将就着看吧,我面壁思过去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