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减碳降污根本之道在于源头治理

中新社北京11月17日电 (刘文文)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院士杜祥琬17日表示,“碳减排和大气治污这两件事情在治理技术上和思路上有共同点也有差异点,其根本之道在于源头治理,同时又有不同的末端治理手段。”

当天,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和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共同主办的2021绿色能源转型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杜祥琬在会上作出如上表述。

由于温室气体和大部分大气污染物同根同源,主要来自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燃料的燃烧。因此,在杜祥琬看来,碳减排和大气治污的末端治理手段有别,但是源头治理高度一致,协同性很强。实现“双碳”目标和打赢蓝天保卫战,末端治理有一定作用,但根本着力点在于源头治理。

他认为,大气治污和碳减排有不同的末端治理手段。对于大气治污来说,其阶段性进展主要是靠末端治理,包括各种烟气、尾气和污染场所排气的治理。以燃煤电站来说,中国制定了除尘、脱硫、脱硝标准,末端治理成效明显。对于碳减排来说,可采用碳汇方式以及利用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碳移除技术减碳。

杜祥琬指出,通过源头治理后的剩余排放量如果能够被吸收、利用和移除,以达到相对冲的结果,就称为碳中和。目前,全球包括中国的情况都是温室气体排放量大于碳汇和移除的量,所以治理的着力点仍在源头。

他强调,在源头治理方面,一要节能提效。节能最大的潜力在于产业结构调整,要遏制“双高”项目,改变产业偏重,可显著减少工业用煤;同时技术进步也会带来显著的节能效果。二要大力推进能源的清洁化、低碳化,优化能源结构。在终端能源中,提高电力消费的比例。在一次能源中,稳妥逐步减少煤炭消费,回归科学产能,减少煤炭的非发电利用。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气,同时发展储能技术和灵活性资源,构建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清洁电力为主的能源互联网。(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