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胡鑫宇案」:消失106天的自縊謎團,為何引發疑雲論戰?

「失踪106天后,警方找到当事人自缢身亡的遗体。但全案疑点重重,又引发精神健康的论战...」 图/微博

「失踪106天后,警方找到当事人自缢身亡的遗体。但全案疑点重重,又引发精神健康的论战...」震惊中国社会的江西省胡鑫宇失踪事件,在去年10月时就读高一的15岁少年胡鑫宇,突然从学校人间蒸发,从此消失;家属报案后警方出动大批警力搜查,却始终找不到人。直到今年1月28日,才由地方居民通报找到了胡鑫宇「上吊自缢」的遗体,但地点其实就在学校附近。警方认为胡鑫宇是因身心状况可能因此轻生,但遗体却有不少吊诡的疑点,官方调查的缺失与说法,也让中国舆论难以取信。

尽管警方在2月2日公开调查结果,但相关议论仍未平息,怀疑真相不只如此——胡鑫宇真的是因为身心状况而自杀?遗体发现处真的是第一现场?各种臆测在中国网路社群上流传,其中也不乏欠缺证据的阴谋论或谣言,但都显示了民众对于官方说法的信任程度越来越低。胡鑫宇失踪当天发生什么事?后续又引发哪些议题论战?

▌请点阅下方收听

图/微博

▌胡鑫宇失踪当天发生什么事?

胡鑫宇于2022年10月14日18时左右,在所读的江西省铅山县致远中学离奇失踪,仿佛人间蒸发。根据学校监视系统,当天胡鑫宇完成上午课程、于中午时间至学校餐厅用餐,接着在下午17点40分回到宿舍休息。他数次进出宿舍大楼,先是与共同打篮球的同学交谈一次,前后再上宿舍五楼阳台短暂停留、并往校外的树林方向张望。最后,胡鑫宇下楼往树林方向走去后,监视系统再无记录到胡鑫宇的身影。

直至当天晚间11点41分,胡鑫宇父亲胡跃良与母亲李连英接到学校班主任的通知,才知道儿子已与学校失联。次日,胡跃良与李连英在学校教师陪同下,前往铅山县的工业园区派出所报案。

派出所警员调阅路口监视器及人脸识别系统,却无发现任何踪迹。胡鑫宇最后的身影出现在校园在监视器上,身穿白色长袖T恤、黑色的运动外套、两侧白色条纹的运动长裤,也戴着一副眼镜。警员至胡鑫宇宿舍找寻线索,根据房间内的物品配置,警方判断胡鑫宇离开宿舍时应有携带一支录音笔,而身分证件、现金、手表等皆留在房间内、并未带走。

在此之后,警方声称开始展开「大规模搜索」,事件也引起全国社会关注,家人除了刊载寻人启事,广大网友也于社交媒体上呼吁大众协助寻找。警方联合上饶市、铅山县三地警方成立工作专班,全力进行搜索。根据《新浪新闻》报导,警方曾在2022年1月初投入五千名警力搜查长达3个月,却一直无法找到胡鑫宇的踪迹、苦寻无果。

根据官方发布的《关于胡某宇失踪事件调查进展情况的通报》,胡鑫宇失踪前几日的行径便出现些端倪,例如9月27日,他曾打电话给母亲哭诉自己不想读书、想回家,让母亲和哥哥在10月1日左右至学校与其碰面、安抚心情。之后,他曾多次到宿舍楼阳台观望校外树林方向。10月14日,也就是失踪那天早上,胡鑫宇上课时总是低着头发呆,未料在下午就失去了踪影。

胡鑫宇于2022年10月14日18时左右,在所读的江西省铅山县致远中学离奇失踪,仿佛人间蒸发。 图/微博

胡鑫宇下楼往树林方向走去后,监视系统再无纪录到胡鑫宇的身影。 图/微博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对警方的搜查能力也感到不耐,为了平息众怒,1月7日上饶市公安公布一篇〈致网民朋友的一封信〉、回应网友对警方的质疑。信中大篇幅声称警方「运用多种专业形式技术设备,组织开展了4轮交叉勘查」,「搜索学校南侧树林山岗约589亩范围」(包含河段200公里、铁路沿线22公里等),并走访胡鑫宇家属、老师、同学、邻居等231人、上千户居民和上百家企业,试图了解其学习与生活情况,一直查到除夕,并无所获。

这封公开信中强调,面对家属与广大网友的质疑,警方采取多种工作措施认真、细致地进行查核、反复验证。此信强调,「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需要社会共同维护,警方将会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经过106天长时间的努力和等待,2023年1月28日,一位声称为致远中学附近粮仓管理员的居民表示,自己于上午带着狗进到粮仓围墙旁的竹林、找寻走丢的鸡,未料在竹林中看见一具遗体,因此于中午左右通报警方。警方前往现场确认,死者身上的衣物与胡鑫宇失踪当天的衣着一致。次日上午警方公布,经公安机关DNA鉴定确认是胡鑫宇的骸骨,而此时距离失踪已达106天。

官方越是努力对民众强调运用多少技术设备、走访多少场所、拜访多少相关人士,越显得讽刺,因为在106天内,警方反复宣称彻底搜查,遗体却在学校附近的竹林中。这使持续关注案情的广大民众十分愤怒,家属也难以接受。

2023年2月2日上午10时,江西省官方召开「胡某宇(胡鑫宇)事件新闻发布会」,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公安机关联合工作专班及市县相关部门与会,除了发布全案最新调查结果,也开放媒体记者提问。

警方于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发现遗体的地点于铅山县河口镇金鸡山区域的一处粮仓院,也判定遗体发现地是原始第一现场。死者颈部与两条白色鞋带相连,经过调查访问、现场勘查、尸体检验及物证鉴定等,认定胡鑫宇是自缢(上吊)死亡。此外,在靠近死者头部的围墙内侧,发现了一支黑色录音笔。

江西公安厅副厅长胡满松表示,现场并无打斗或拖打痕迹,且胡鑫宇的胸腔、腹腔皆无出血,脏器完整。警方强调,胡鑫宇生前有抑郁症状,不排除因身心状态不佳而选择自杀。警方于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资讯疑点重重,除了每日动用上千人、花了106天做大规模搜寻,为何未于邻近学校数百公尺的位置找到遗体,加上官方将舆论导向青少年忧郁症问题,更引发舆论广泛质疑。

警方于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发现遗体的地点于铅山县河口镇金鸡山区域的一处粮仓院,也判定遗体发现地是原始第一现场。死者颈部与两条白色鞋带相连,经过调查访问、现场勘查、尸体检验及物证鉴定等,认定胡鑫宇是自缢(上吊)死亡。此外,在靠近死者头部的围墙内侧,发现了一支黑色录音笔。 图/微博

▌谜团一:上千人的地毯式搜索,为何找不到位于邻近地点的遗体?

对此,官方回应,搜索人员的确有在搜索过程经过此地,但是由于疏忽、忽略了粮仓,因此并未进入进行彻底调查。江西公安厅副厅长胡满松于新闻发布会上承认,这是搜查工作的过失,也强调未来会改进、也不会再发生类似的缺失。

对于这个疑问,《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表示,官方说法充满了「不应该存在的神秘和混沌」,他认为警方大规模搜查仍查不到遗体就在附近,除了严重的失职问题外只有另一种可能——发现地点不是事发的第一现场。虽然官方声称胡鑫宇遗体所在位置确实是第一现场,但论述前后颠倒不一,难以让人信服。

▌谜团二:鞋带真的能自缢吗?

根据官方资料,胡鑫宇身高173公分、体重60几公斤,许多网友质疑鞋带是否可承受如此身材长达三个半月、还无断裂情形。警方在记者会上回应表示,胡鑫宇使用的鞋带为棉质鞋带,有不易腐烂、且拉力强大的特性,警方也说,尸体腐败后身体的水分会流失、使体重变轻,因此延长了承重的时间,让鞋带没有随着时间过去而断裂。警方也说,此种材质的鞋带大约可以负重85公斤,而胡鑫宇的体重为60多公斤。

此外,胡鑫宇最后出现在监视系统镜头上的画面戴着一副眼镜。然而,遗体被发现的地方并没有发现他的眼镜。《财新网》也提到,胡鑫宇妈妈表示看到儿子遗体后感到很疑惑,因为监视器中孩子在黑色运动校服内穿了一件白色长袖T恤,然而看到孩子遗体时,不但没有白色T恤,原先穿在外面的黑色运动衫是前后反穿的,且背后的拉链拉到最上方。衣服前后反穿也让人质疑是否是在过世后由他人穿上的、也让人怀疑,遗体所在地点是否并非第一现场。

网友也质疑,警方研判胡鑫宇死亡时间为10月14日晚间十点多,若自杀当下他并没有戴着眼镜,有高度可能是在黑夜中没有其他照明的情况下,摸黑跃上粮仓院的围墙,并把鞋带系在树枝上后将脖子伸进去,再跳出来上吊于树枝上。目前有不少媒体判定 ,如果这一切属实,那胡鑫宇这个「自杀」动作绝对是高难度、也难以成功。

官方大动作召开的记者会却仍无法给民众完整的交代,包含一位15岁少年如何在封闭式管理的学校中、躲过120个监视器离开学校?大规模搜索后遗体在邻近学校的地方被发现,是否真的只是搜索人员的「疏忽」?记者会上看似有问必答,网友也质疑记者会上是否已安排好特定人士前来提问,而官方的回答中疑点重重,恐怕也很难让争议落幕。

2015年至胡鑫宇失踪前,致远中学共发生8起学生走失的情形,但8名学生均是自行出走也皆以顺利找回。舆论也提到胡鑫宇的血型特殊,也曾接受血液跟肺肝功能检查,怀疑案件跟器官贩卖有关连。2022年10月以来,湖北、湖南、江西、广东、河南、浙江等省份相继发生十几起青少年失踪案,许多人质疑胡鑫宇失踪案涉及非法器官买卖。

致远中学是创建于1999年8月的私立中学,由教育工作者刘谷创立,位于上饶市铅山县河口镇西南郊工业园区,在校生2700多人。由于学生平均成绩突出,致远中学于2009年10月被省政府、省教育厅评为「省重点建设中学」。 图/微博

▌胡鑫宇案再次掀起讨论青少年压力问题

2月2日官方新闻发布会上提及,胡鑫宇失踪前心理状态失衡,明显表现出「厌世」及轻生意愿,然而死前并未有人发现他寻死的迹象、并出手相救,也使青少年压力、忧郁症问题也在网路上再次引起讨论。胡鑫宇案调查报告公布后,北京市社会心理工作联合会发布一封信「胡鑫宇,请给心理指导师五分钟」,不仅对已过世的胡鑫宇喊话、表达惋惜,也试图透过此信对广大民众呼吁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信中以心理指导师立场写道,

「请给我五分钟,我可以告诉你,什么是你『人间值得』,什么是『活着的意义』,你的微笑就是父母的骄傲,你存在的每个日子都家庭圆满,你走后都是『爹妈暗无天日』」

「你厌世、情绪不高、愤怒、悲伤,只有你感受到每一种情绪,才能刺激你发愤,激励你斗志,产生壮怀激烈的男儿豪情!」

「我理解你,含着泪的微笑背后,自我设下的孤独牢笼,可以保护你,只要能从缝隙中呼吸空气,你,就有活下去的意义。」

然而此信引发了不小争议,公开后让上万名中国网友涌入留言谴责,批评心理师竟以「胡鑫宇是因为心理问题而自杀」为前提,甚至以所谓「心痛」、「惋惜」的情绪进行「道德绑架」;也有网友认为,官方不仅强行结案,还不断强调胡鑫宇生前的身心状态、呼吁请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以转移社会注意力,实际上只会更加激发民怨。

胡鑫宇案引发了全国关注,虽然至今仍然谜团重重。但随着官方调查报告结案,胡鑫宇到底为何而死,恐怕在短时间内很难找出真相。

图/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