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過緊日子 陸媒:拒絕形象工程才是關鍵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美联社)

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各级政府要习惯过紧日子,把财政资金用在刀口上。陆媒直言,压低行政成本对于财政改善空间有限,遏制低效率、铺张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才是关键。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严肃财经纪律,加强财会监督,严禁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坚决制止铺张浪费。各级政府要习惯过紧日子,真正精打细算,确实把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用出实效来。

第一财经今天发出评论直指,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这些年持续地严控一般性支出,降低行政运行成本,这确实取得了一定成效,不过从长远来看,可发挥效果空间逐渐减小;一些地方则仍存在「大撒币」、资金浪费等现象。

「当前最为关键的是,必须遏制一些地方政府盲目上马无效、低效但投资额大的基建类专案」。评论直言,相较于严控政府行政支出,控制政府投资专案可以省下来的财政资金更可观,尤其是一些形象工程、面子工程。

评论引用中国人民大学财税研究所「中国各地区财政发展指数报告2022」指出,2008年以来行政管理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显著下降,从2008年15.25%降至2021年8%左右,近年在8%左右小幅波动,行政支出再压缩空间很有限。

相较于行政支出压缩,无效的政府投资支出减缩空间更大,这才是「过紧日子」需要关注的焦点。财政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官员花纳税人的钱办事,若要做到省钱又有效,需要一套长效机制。

评论强调,中国在预算资金安排、预算绩效管理、强化财经纪律、各类监督等层面做了不少事情,不过相关机制仍有待健全。

例如,预算绩效管理推行多年,如何真正地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评估指标体系,尚待推进;如何遏制地方官员为了政绩,盲目地大兴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这还有很多工作需要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