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空军F16 击败美国海军F/A18

图为国军F-16战机。(本报资料照片)

图为美国F/A-18大黄蜂战机。(图/美国海军)

飞行线上(燎原出版)

《捍卫战士》这部电影,在真实世界里,是美国海军战斗机战术教官班的俗称,是专门替美国海军训练精英飞行员的学校。但大概没多少人知道这个学校在举行毕业典礼之前,会邀请海、空军的一些单位派出飞行员,前去与那些即将结业的精英飞官在空中较量一下,颇有「华山论剑」的味道。

二○一三年五月,美国空军位于亚利桑那州路克空军基地(Luke AFB)的第五十六战斗机大队,收到了美国海军战斗机战术教官班的邀请函,希望能派出几位飞行员前去法伦海军航空站(Fallon Naval Air Station,海军战斗机武器学校所在地),与应届的结业生举行一对一模拟空战友谊赛。

五十六战斗机大队大队长看着那份邀请函,决定让所属的二十一中队派出几位中华民国在美受训的飞行员前往接受挑战,他对这些中华民国空军军官的技术很有信心。

二十一中队的美籍队长接到大队长的命令后,选出美军教官Shrek担任领队,率领林君儒中校及另外两位中华民国的飞行军官参加。

比赛的日期是五月十七日,二十一中队的四位选手是在前一天的下午由路克基地出发。在启程前的任务提示中,Shrek非常轻松地对大家说,不要太紧张,就像平时在队上练习时一样就可以了,他们到那里是「去找乐子的」(Let’s have some fun there.)。听到领队这样的说法,顿时让林君儒感到两国军中文化之间的不同。通常在国内,长官一定是对参加的选手说要努力争取名次,要替所代表的部队争光等等,绝不会像Shrek这样让大家不要对比赛太在意。

下午两点,那四架飞机在Shrek的率领下,飞抵法伦海军航空站。法伦海军航空站那天非常忙碌,不断有飞机在起落。他们这四架飞机落地后,滑进停机坪时,林君儒发现除了海军的F/A-18之外,还有许多空军F-16及F-15,想来这些飞机都是应邀前来参加Top Gun擂台大赛。在这些飞机中,他竟然发现还有几架老旧的F-5也停在那里。

各路的英雄好汉当天晚餐后,聚在法伦海军航空站的飞行酒吧里,喧哗的声音绝对盖过喷射发动机的响声。虽然之前在电影里也看过Top Gun的飞行员们在餐厅里唱歌及逗笑的场面,但真正处在这种环境里又是另一番感受。那晚林君儒亲身体会到了美国战斗机飞行员轻松、活泼与放肆的一面,当时他就被那种热情的气氛所感动。他一度想要拿出手机拍照留念,但碍于「No phone in the bar」(酒吧内不得有手机)的规矩而作罢。

第二天早餐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任务提示,林君儒及另外两位中华民国空军的飞行员很早就进入那间临时被指定为提示地点的礼堂,非常严肃的等待着这个如同真正作战的提示。然而,没想到海军战斗机战术教官班又安排了如笑剧般的场景,由扮演不同军种飞行员的人士在舞台上大谈飞行中的趣事,最后的高潮是一位将飞行衣内塞满了布料,扮成痴肥臃肿的无人机操控员,在舞台上不断调侃战机飞行员的情节,惹得全体参与提示的飞行员们哄堂大笑。

在这些搞笑的情节之后,一位海军军官走上了舞台,林君儒正以为要做真正的提示时,结果那位军官只花了一分多钟的时间,向大家说明这次空中对决是以一回合决胜负,所以务必将它视为真正的作战,再来就是返航时将由获胜的一方领队回航。那位军官说完之后,就开始点名分发作战命令。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收到一个写着自己呼号的信封,及一份有关这次擂台大赛的规则及法伦基地的地图与进/离场程序的小册子。

发完作战命令后,任务前的提示就算完成。林君儒只能根据那张作战命令上的简短资讯来做准备。但作战命令里只提供了空中战斗开始的时间与地点,没有任何其它航行资料。所以他必须依照进入EW空域的S点与基地之间的距离,及作战开始时间反推计算出起飞时间,再根据滑行路线及距离计算滑出时间。而在这同时,还有其他空域的战机也会先后起飞,所以还要加上这些因素来算出排队起飞的时间。林君儒在算完之后,发现当时他只剩下不到半个钟头就要上飞机出发了。于是他赶紧打电话给塔台预约起飞时间,然后匆匆赶到停机坪去准备起飞事宜。

抵达停机坪后,林君儒在一位美籍机工长的陪同下,对他那架F-16做了起飞前的三六○度检查后,随即登机。因为这里对他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基地,所以他很仔细的看着基地的地图,将飞机滑出停机坪,向着跑道方向滑去。

林君儒于起飞后在战管的引导下向东南方的EW空域飞去,那里是一片山区,高度大约是四千呎左右。小册子上规定在缠斗时的「最低高度」(Hard Deck)是距离地面五千呎(Hard Deck是交战时绝对不可低过的高度。),因此林君儒将飞机上高度表的警告点设在九千呎。

很快的,飞机抵达EW空域的S点,林君儒将无线电的频道转到当天模拟空战的频道,并在无线电中宣布他已抵达S点。几乎是同时他听到对手也宣布抵达N点,当对手听到他也抵达S点,随即叫出:「Fight’s ON.」(开打。)

林君儒在十一点钟方位看到了一个小黑点,他知道那就是对手了。在相对速度高达一千多浬的高速下,两架飞机于几秒钟后就对头通过。正当两机交会的那短暂霎那,他看清楚了对手真是一架F/A-18大黄蜂式战斗机。知道了对手的机型之后,他快速地在记忆中找出了那型飞机的性能,F/A-18虽有双发动机强大推力的优势,但也因为多了一具发动机及航电装备较多,导致体积过大而增加了不少重量,这使它与轻盈的F-16相比,无形中吃了一些亏。林君儒心中立刻有了应付这型飞机的腹案。

「Kill!Nose 2K,F-18!」(注:「Kill!Nose 2K」,表示「击落!机头正前方两千呎处。」)林君儒兴奋的在无线电中大叫着,他没有丢国家的脸!

此时仍飞在F/A-18后面的林君儒,在做完「Fence Out Check」之后,加上油门预备飞到那架F/A-18前面领队的位置。因为在早上任务提示时那位海军军官曾宣布一个回合就决胜负,两架飞机在编队返场时该由赢家领队。然而那架F/A-18的Top Gun教官在这时却用无线电与他联络:「Goon 7, Goon 1,你要领队回去?」

林君儒听了之后,心中颇为纳闷,难道他不知道这次擂台比赛的规则?林君儒正要回复时,突然想到出发前他根本没多少时间能够仔细研读当地的进场程序规定。所以只看了出航的航路,还来不及看返航的航路。这时他是可以边飞边翻航图,领队带大黄蜂返航。但就怕遗漏了某些程序而造成违规,这样徒给那位Top Gun教官挖苦自己的机会。不如做个顺水人情,让他领队回去,反正在检查战果时,裁判是会知道真正的获胜者是谁。

「Goon 1,Goon 7,你想要领队回去?」林君儒反问他。

「Goon 7,可以吗?」

「Goon 1,如果你想的话,就让你领队吧。」

Top Gun教官非常兴奋地飞到林君儒的前面,两架飞机以基本编队飞返法伦海军航空站。在冲场解散时,那位Top Gun教官还特别做了在航空母舰的目视进场模式,冲场后以四○○哩的速度解散(相形之下,F-16的解散速度仅为三○○浬),这让林君儒印象非常深刻。

那天傍晚Top Gun成员在队上举办小型酒会,招待前来参与竞赛的各路英雄。林君儒也在那里与当天的对手相认,对方原来是Top Gun中一位专门负责训练学员的少校教官,用俗话来说,他就是「教官的教官」。那位教官之前完全不知道中华民国有一个中队在美受训。但在那天之后,他不但知道了二十一中队,更是亲身领教了这群由中华民国来的空军飞行军官的技术。

事后林君儒中校对这种一对一的模拟空战也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没有经过提示,只发下一纸简单的作战命令,就让飞行员前往某个地点与一架不知道机型的飞机进行缠斗,这其中所有的细节都让飞行员去自由发挥。他觉得这样才像是真正的作战,也才能显示出飞行员的潜在能力。

《捍卫战士》这部电影固然是以娱乐与商业盈利为主,但看在曾真正与那些飞行员在蓝天中较量过的林君儒教官眼里,那部电影更显示出了一个强大军种的特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