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平视 布林肯访陆第一课
(图/美联社)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近日访中,这是他相隔10个月再度踏上中国,为传闻中的拜登访华铺路。与财长叶伦访华第一站相同,两人展现西方代议式民主政治人物的「亲民」,先从品尝美食开启他们的在华行程。
这套「笑里藏刀」的美式作风,中国完全看在眼里。叶伦指责中国产能过剩,布林肯更是挟着新一轮「301调查」、《2023年度人权报告》、TikTok与中国母公司「断开连结」等筹码登陆,还是一副「美国例外论」的高高在上姿态,要中国「负责任地」管理两国关系。
尽管此次布林肯访华是根据中美领导人通话达成的共识,但美方却提前送了一份「大礼」。拜登签署了援助乌克兰、以色列、台湾的国家安全包裹法案,等于对起火的世界再放一把火,更在军援台湾问题上重重踩了北京再三强调的「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26日大陆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与布林肯举行会谈,从陆方发布两人会谈的通稿来看,只提王毅的三个「一以贯之」,对布林肯发言只字未提,显然北京方面有意愿推动中美关系往和缓的局面前进,但绝对不接受华府各种的施压要价与递刀谈判。这也是王毅当面向布林肯表达不满,强调「中美关系的负面因素仍在上升积聚,面临各种干扰破坏,中国的正当发展权利遭到无理打压,中方的核心利益不断受到挑战」的原因之一。
同日下午,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了布林肯,重申中美扣好「第一颗钮扣」才会真正稳下来、好起来、向前走的论述,也表达了美方需要言必信、行必果,不能说一套、做一套;最后表明双方还有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进一步努力的空间,说明了北京对当前中美关系的基本态度与从容不迫。
美国在俄乌、巴以问题上陷入泥淖,近来大学师生声援巴勒斯坦的抗议运动蔓延全美,总统大选危机四伏,拜登想要靠着操作与中国又竞又合的关系,展现美国依旧是世界唯一领导者的地位,这招恐怕已在地缘政治新局下逐渐失灵。美国学生挺巴运动就是一个象征,美国年轻人正在觉醒,世界其他国家的主体意识同样在苏醒,美国的老大心态只会让帝国衰退与堕落得更快。
习近平的「四个应该」与王毅的三个「一以贯之」体现了北京的主场外交优势,用实际行动让美方明白中美扣好「第一颗钮扣」的重要性,彼此「平视」就是不可或缺的第一步,任何的威胁只会「重蹈螺旋下滑的覆辙」。
至于台湾问题,尽管准总统赖清德喊出了希望两岸执政党良性对话,但只要台湾执政党永远只会仰望美国、蔑视大陆,任何的对话诉求都像是缘木求鱼。(作者为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