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省运输成本 疫情3年帮大忙

大陆台商表示,中欧班列有助降低运输成本。图为「义新欧」中欧班列。(新华社)

今年是大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许多城市持续开出中欧班列,利用铁路将货物源源不断运向中亚和欧洲。以制造LED显示器、液晶电视闻名的冠捷科技,在新冠疫情3年期间,由于海运成本昂贵,加上亚洲的空货柜奇缺无比,利用中欧班列将成品和零配件运到欧洲,节省不少成本。

冠捷科技副总裁王必禄表示,冠捷在全球设有12座工厂,大陆有6家,分布在北京、福建、武汉、苏州、宁波、西安。在一带一路政策提出、开行中欧班列之前,当时货物要拉到沿海的青岛、上海、厦门、深圳等港口,走海运运输至欧洲,正常的船期要37至39天。

「在各城市的中欧班列陆续开通后,包括武汉、西安、厦门都有定期的货运列车行经中亚到欧洲。」王必禄表示,在平时,铁路运输比海运贵,但时间节省22天,大约3周,而在疫情3年期间,中欧班列帮了大忙。

王必禄表示,疫情期间海运运费狂涨,一个货柜要2万5000美元,但中欧班列铁路稳定,一个货柜收费1万4000至1万5000美元,两者价差9000至1万美元。

即使现在疫情过去了,海运运价也回归正常,但中欧班列的重要性依旧存在。王必禄表示,「如果是急单,或是体积小的IC、半导体等产品,还是会利用铁路运输」,公司会在精算成本之后,选择走海运或陆运,发挥最大的效益,「中欧班列让我们在生产排程、资源调动、战略布局等,都变得更为弹性、便捷、高效。」

此外,生产餐具的厦门台商曾正坚也搭上一带一路政策顺风车,在奈及利亚设立工厂,生产餐具、组装小型家电并在当地销售。「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曾正坚决定扩大在非洲的投资规模。他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对台商在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有很大帮助。

如今,曾正坚还进入了衣索比亚市场,投资的2座工厂已经投产。他相信,有「一带一路」建设相关政策措施的支持,台商前往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会更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