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將至…川渝仍持續高溫?陸網質疑:都是三峽大壩惹的禍

川渝地区近期持续出现高温天气,部分人士因此认为,三峡水坝已经失去调节气温的功能。(新华社)

中秋都快到来,但大陆川渝地区迄今仍持续出现40度高温,个别地区气温甚至达到45摄氏度。部分观点将天气持续高温与三峡大坝连结,认为三峡大坝已失去「天然空调」的功能。对此,学者回应,水坝能调节气温的效果原本有限。

针对近期有部分声音将川渝地区持续高温归咎于三峡大坝,《中国科学报》专访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鄱阳湖湖泊湿地观测研究站副站长李云良。他表示,三峡水库的水体对周边环境的确会产生冬暖夏凉的「空调」效应。水库或湖泊的热力性质与陆地差异大,会在白天吸收和存储更多太阳辐射的热量,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

但三峡水库对温度的调节作用没有那么大,相关研究结论都表明,三峡水库建成以后,能使周边地区夏季日平均气温降低摄氏1至1.3度,对周边地区夏季日最高气温的降低影响较大,最高可降2摄氏度左右。

相比之下,鄱阳湖的「空调」效应还比三峡水库强一点,研究指出,鄱阳湖可使夏季白天气温降低约摄氏2度,影响范围达周边10至40公里,范围和强度明显大于三峡水库。

因湖泊夏季降温效应的强度与湖泊的水储量、水深、面积、形态、所处的地形、海拔、纬度、区域气候背景等都有关系,而研究证实,鄱阳湖这种宽浅型湖泊的降温效应,会比河道型水库的三峡水库还好。

针对极端高温事件,李云良表示,从大尺度气候系统视角来看,这是全球性、系统性的问题,长江流域近几年常发生极端高温事件,主要原因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加强,比如南京、南昌、武汉等「火炉」城市都在摄氏35度以上。

此外,重庆、南京、南昌和武汉等城市临近长江,水资源量比较丰富。虽然水体有一定降温效应,但受高温影响,湖泊蒸发水汽使得空气湿度增加,不利于人体排汗,这种湿热感反而会导致体感温度更高。

然而,受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影响,大陆长江中下游的湖泊存在面积萎缩、水储量下降的趋势,湖泊的降温效果也有所下降。李云良建议,应加强长江流域湖库对极端高温热浪的调节机制和预测预报研究,提出长江流域湖库韧性提升策略,增强湖泊流域对极端气候的适应、应对和调控能力。

重庆、成都地区近期依旧持续出现高温天气,部分地区中小学甚至因此延后一周开学。(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