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申科技霸权地位 贺锦丽推政策应对大陆科技业崛起

▲ 美国民主党总统参选人贺锦丽日前宣布了一项极具战略意义的经济政策,旨在扶持美国的先进产业。(图/路透)

● 蔡鎤铭/淡江大学财务金融学系兼任教授

近日,美国副总统贺锦丽(Kamala Harris)宣布了一项极具战略意义的经济政策,旨在扶持美国的先进产业,从而在与中国大陆的科技和经济竞争中占据优势。这项政策的核心在于增加对半导体、人工智慧等高科技产业的投资,并推动供应链的本土化,以应对来自大陆的挑战。

政策背后的政治动机

贺锦丽的这项经济政策不仅是经济策略,还具有明显的政治动机。随着美中竞争愈加激烈,贺锦丽此举显示出美国对大陆的强硬态度,尤其是在科技领域中。近年来,大陆的科技产业迅速成长,尤其是在半导体、5G、人工智慧等领域,已成为全球技术领导者之一。美国担忧,若无法在这些领域取得突破,将可能面临技术依赖大陆的局面,这不仅会削弱美国的国际影响力,还会让其国家安全面临更大威胁。

▲ 近年来,大陆的科技产业迅速成长。(图/路透)

从更广的背景来看,这一政策也与美国2024年总统选举的政治氛围密切相关。随着共和党的万斯(J.D. Vance)与民主党的华兹(Gavin Newsom)逐渐成为竞选焦点,如何在对华政策上保持强硬态度,并同时促进美国经济成长,成为各方讨论的核心议题。贺锦丽的政策恰好迎合了这一需求,旨在向选民展示,民主党不仅在外交上强硬,也有能力在经济上引领美国度过危机。

►►►思想可以无限大--喜欢这篇文章? 欢迎加入「云论粉丝团」看更多!

美国先进产业的优势与挑战

美国在先进产业中有着悠久的领先优势,尤其是在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领域。例如,伊隆.马斯克(Elon Musk)领导的特斯拉(Tesla)和SpaceX就是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展现了美国在太空探索、清洁能源和自动驾驶技术上无与伦比的实力。然而,即便如此,这些先进产业也面临着来自大陆的巨大压力。

▲ 美国在先进产业中有着悠久的领先优势,尤其是在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领域。(图/路透)

大陆在过去十年内持续加大对科技产业的投入,尤其是在半导体领域,其成长速度之快令全球瞩目。根据2023年的数据,大陆的半导体产业年成长率达到了30%以上,已经占据了全球市场的重要地位。美国担心,若任由这一趋势发展,大陆将在全球科技领域形成垄断,美国的先进产业将陷入被动局面。因此,贺锦丽的政策不仅在经济上支持本土企业,也是一项防御性措施,防止美国科技领域的长期局限。

供应链的本土化挑战

在贺锦丽的政策中,供应链本土化是另一个核心目标。自从新冠疫情暴露出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后,美国便开始思考如何重塑供应链结构,减少对大陆的依赖。尤其是在半导体领域,美国目前严重依赖台湾和韩国的供应。根据统计,台湾的台积电(TSMC)生产了全球超过50%的先进半导体,而美国本土的生产能力仅占全球市场的12%。

▲ 台积电生产了全球超过50%的先进半导体,而美国本土的生产能力仅占全球市场的12%。(图/记者高兆麟摄)

贺锦丽的政策明确提出,通过增加对美国半导体产业的投资,未来五年内将把美国本土半导体产量提升至20%。这一目标的实现,将大幅度减少美国对亚洲供应链的依赖,并强化其在全球科技产业中的竞争力。然而,这一政策的实施也面临着巨大挑战。首先,半导体生产是一项高资本投入、高技术壁垒的行业,即使美国政府投入大量资金,也需要时间来培养足够的技术人才和产能。其次,大陆并未因此停滞不前,反而加快了其科技领域的自给自足进程,并积极推动「中国制造2025」战略。

技术人才的竞争

技术人才的供应不足,是美国实现其高科技产业本土化的另一大障碍。贺锦丽政策的推动需要大量的科技专业人才,特别是在半导体、人工智慧等专业领域。然而,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美国在这些领域的人才缺口依然巨大。随着科技领域的竞争加剧,美国公司不得不面临来自大陆企业的「人才争夺战」。大陆科技公司愿意提供更高的薪酬和更好的发展机会,吸引全球顶尖人才。而这样的局面,使得美国即便在资金和技术投入上有优势,也面临无法招募足够人才的窘境。

▲ 技术人才的供应不足,是美国实现其高科技产业本土化的另一大障碍。(图/德州仪器提供)

根据2024年的统计,美国半导体行业的空缺职位超过了5万个,这一数字未来还可能继续攀升。与此同时,大陆的科技巨头如华为、百度等企业,正通过不断吸纳全球科技精英来填补其技术短板。贺锦丽的政策能否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还有待观察。

全球科技竞争中的盟友关系

美国要在与大陆的科技竞争中获胜,不仅需要依赖本土政策,还需要与全球盟友加强合作。贺锦丽在政策中也提到,将继续与欧盟、日本、韩国等科技领先国家进行深入合作,建立更紧密的科技联盟,以共同应对来自大陆的挑战。例如,美国与日本最近达成了一项半导体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晶片研发、生产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以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

▲ 美国与日本最近达成了一项半导体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晶片研发、生产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图/CFP)

然而,这一合作并非毫无挑战。美国在与盟友的合作中,仍需平衡各国的利益与政策分歧。例如,欧盟目前正推动「数位主权」(digital sovereignty)政策,希望在关键技术领域实现更多的自主控制,这与美国的全球主导地位形成一定冲突。此外,日本和韩国在供应链问题上也有各自的考量,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合作的深入程度。

贺锦丽政策的潜在风险

尽管贺锦丽的政策看似为美国提供了一条清晰的经济战略路径,但其实施过程中存在多重风险。首先,过度依赖政府的经济干预可能会带来市场扭曲。许多专家指出,市场自发机制通常更能有效分配资源,而过度的政府干预可能会导致企业的依赖性增强,削弱市场竞争力。其次,美国的供应链本土化政策虽然能减少对大陆的依赖,但也可能带来成本上升和产品价格上涨,最终导致通膨压力增大。

▲ 若美国的封锁措施过于强硬,可能会激发大陆更强烈的反制手段。(图/CFP)

此外,该政策的国际影响也不容忽视。大陆对于美国的高科技封锁政策早已作出反应,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并加快了对先进技术的自主研发。如果美国的封锁措施过于强硬,可能会激发大陆更强烈的反制手段,进一步加剧全球科技领域的对抗。

重申科技霸权地位 美在科技战中主动出击

贺锦丽推出的这项特别经济政策,无疑是美国应对全球科技竞争的重要举措。然而,其实施过程中将面临诸多挑战,包括供应链重塑、技术人才短缺、与盟友的合作协调等问题。尽管这些挑战不容忽视,贺锦丽的政策仍显示了美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重塑其领导地位的决心。

在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科技实力已成为一国综合国力的核心标志。大陆的迅速崛起给美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而贺锦丽所推出的政策,不仅是对大陆科技挑战的回应,也是美国重申其科技霸权地位的重要手段。美国是否能够如愿在先进产业领域再次取得全球领导地位,仍有赖于政策的执行效果及其与国际伙伴的合作深度。

▲ 贺锦丽的政策表明,美国决心在未来的全球经济竞争中,确保自己在最具战略意义的科技领域持续领跑全球。图为贺锦丽与苹果创办人贾伯斯遗孀、艾默生集团董事罗琳。(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总体而言,这项经济政策标志着美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一次重大布局。它不仅有望促进美国的产业升级,还可能成为未来美中科技竞争的新一轮转折点。然而,随着大陆的科技实力不断成长,这场竞争无疑将变得更加复杂和激烈。美国能否在这场长期竞赛中保住其全球科技领先地位,将决定其未来几十年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无论如何,贺锦丽的政策已经表明,美国决心在未来的全球经济竞争中不再只是被动应对,而是主动出击,以确保自己在最具战略意义的科技领域持续领跑全球。这一政策是否能够如期实现其宏大的目标,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欢迎投书《云论》让优质好文被更多人看见,请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网保有文字删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