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时社论》出访新加坡 侯友宜两岸起手式

中国时报社论

新北市长侯友宜19日率团访问新加坡,在国民党征召前夕展开政治行程,被视为更上层楼的起手式。他选择出访新加坡,可说是一次具有深意的出访。

为两岸和谈张目

新加坡在两岸关系发展上发挥过重要作用,一次是1993年4月两岸官方授权的协商机构负责人辜振甫和汪道涵在新加坡会谈,创两岸正式交往的先河,开启两岸关系后续的一连串发展。

2015年11月,马英九和习近平在新加坡会晤,成为两岸领导人见面的一次创举。新加坡是以华人为主体的社会,其领导人从李光耀、吴作栋到李显龙都与两岸领导人互动良好,并且热切促进两岸和解与交流,两度为两岸促谈起了关键性作用。

现阶段两岸关系陷入紧张,民进党基于两岸两国思维而否定九二共识,逸出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框架,致使两岸失去官方交往的政治基础。民进党政府进而在联美制中道路上大踏步前进,导致两岸关系更加紧恶,直往兵凶战危边缘趋近。民进党提名的总统候选人赖清德继承蔡英文两岸两国路线,并企图向台独方向再跨进一步。如果民进党得逞而继续执政,两岸关系可以预见必将更加凶险。

侯友宜选择新加坡为出访第一站,虽是以市政考察与交流为首要课题,但访问这个两岸关系突破性发展的宝地,具有高度象征意义。为了缓解两岸关系,促进和解,确保和平,侯友宜大可宣说两岸应回到九二共识锚定的一中架构中,在各自有表述空间的谅解下恢复官方交往,和衷互济,合力振兴中华。现在台湾民众多心系和平发展,对于民进党联美抗中路线的接受度降低,担忧其甘为外强棋子的政策将危害两岸和平关系,给台湾带来深重祸害。

侯友宜不接受两国论的主张,一再强调「中华民国是我们的国,台湾是我们的厝」;又说台湾绝非「强国棋子」。这些主张堂堂正正,有益于破解民进党偏颇的「倚美谋独」路线。所以,侯市长大可宣扬辜振甫和马英九在开展两岸新关系上的突破性伟绩,以成为他们的后继者自勉自励,同时提出务实而可持续发展的两岸政策,谋求两岸永久的和平,以争取民众的认同,并博取大陆及国际的理解与支持。

新加坡在土地窄小、资源有限及外在环境恶劣的困境中,成为高度发展国家,除了得利于其领导人高远的瞻瞩与卓越的领导之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坚持自主地位,避免选边站,不做强权地缘政治运用的棋子,所以能左右逢源,快速发展,直奔先进国家之林。这样的主体性精神很值得侯市长效法,引为未来规画国政方针的参考。

为地区和平守护

新加坡40几年前就看出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必然有大发展,所以积极运用中国发展的势头,更能借力使力,增益自身的经济发展,利人又利己。李显龙本月初访问中国,再度体现了两国携手合作共同发展的务实精神。他和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共同宣布将两国关系提升到「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伙伴关系」。在双边会晤中,两位领导人有着高度共识,习近平表示,在当前国际背景下,亚洲国家应该「共同守护好地区和平红利」;李显龙也表示「有信心中国的经济会继续加强,包括新加坡在内的很多国家都积极希望加强与中国的经济联系,我希望我的访问能为双边合作注入新动能和高层交流。」

两国领导人共同守护「地区和平红利」与「为双边合作注入新动能」的意志,在当前国际关系被扭向集团性对抗的歪风中,展露了合作共促发展的积极务实精神,值得台湾借镜。两岸非属两国关系,但守护地区和平红利的需求是一致的,共同合作为发展注入强大动能,更是彼此之所亟需。

侯市长这回实地考察新加坡,与星国政要晤谈,应可体会新加坡廓清政治迷障而以发展为至上的清晰视界,一方面可援引为新北市这个「大城小国」的市政规画借镜,另一方面更可从中领悟一个善治政府的卓绝坚持与宏观见识,更重要的是新加坡曾经是连结两岸的历史象征之地。我们乐观期待到新加坡访问的侯友宜,展现更恢弘的格局、更明晰的视野,让国人看到他具备国家领导人的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