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时社论》当蓝已不蓝 绿已不绿
中时社论
台湾民主化后,渐渐分裂成「蓝」、「绿」两个板块,蓝以支持国民党、说国语的外省、客家与原住民为主体,政治立场保守;绿以支持民进党、说闽南话的福佬人为主体,鼓吹民主进步。蔡政府执政5年,走向选举威权体制,早已「国民党化」。立法委员陈柏惟日前坚持用闽南语质询国防部长,并未引起党内共鸣,最后只得道歉了事。看来民进党政治生态已微妙变化,绿已不再那么「绿」。至于国民党,历经两次总统大选失败,开始修正路线,蓝也不再那么「蓝」了。
无色年轻人成主流
蓝、绿政治生态的形成与变化,是一段长期的演变过程。威权时期台湾虽然有省籍问题,但当时党外以「争民主」为目标,不分省籍,大陆籍的李敖曾协助彭明敏逃亡,因而获罪坐牢;费希平对民进党创党成功贡献巨大;统派林正杰与独派陈水扁、谢长廷共组「党外三剑客」,对抗国民党功勋彪炳。但民进党1991年通过台独党纲,台湾人=台独=闽南语,成为民进党三位一体,其他人渐渐离开。
「大闽南至上」与台独主张固然凝聚了民进党的内部的向心力,但也让客家、原住民与外省族群感到被排斥,加上民意不支持台独,民进党的发展开始出现天花板现象。陈水扁为突破局限迈向执政,推动民进党通过《台湾前途决议文》,开始收敛台独主张,终于在2000年取得政权。
但陈水扁政治性格多变,执政初期抛出「不宣布独立,不更改国号,不推动两国论入宪,不推动改变现状的统独公投,也没有废除国统纲领与国统会的问题」的4不1没有政策,但施政失败后转向「一边一国」台独路线,引发激烈的朝野对抗。蓝、绿分野的主轴由出身转向统独,绿支持「一边一国」,蓝认同「中国」。2008年马英九执政,蓝绿矛盾由统独转向两岸关系,蓝「不统」,但接受「九二共识」,支持两岸和平发展,绿反中、反对「九二共识」。
2016年蔡英文上台后,不接受九二共识,但宣称「维持现状」,自称「中华民国台湾」,不挑战「大陆地区是中华民国领土」法制,与马政府的两岸路线趋近。蓝则陷入路线之争,一部分蓝趋近统,另一部分蓝在两岸路线上变得犹豫反复。
就长期变迁观察,绿有向蓝靠拢的趋势,蓝也从早期「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到《国统纲领》,再到马政府「不统、不独、不武」,乃至今日国民党领导阶层「闻统色变」,蓝也逐步向绿妥协退让。就社会变迁层次,随着传统蓝营人口老化,不受传统族群、统独羁绊的年轻人进入主流,蓝绿区隔的概念已变得牵强。
蓝绿区隔已不适用
朱立伦是其中的代表,认为张亚中等人的传统国民党路线「悖离主流民意」,要改走平衡路线,在美、中、台之间平衡,在台湾的客观处境与主观期待之间平衡。但「平衡」往往伴随「两难」,就算朱立伦对张亚中路线的形容是正确的,难道朱立伦自己的主张就能够胜选?朱立伦习惯以模糊回避两难,但2020初选已有教训,模糊只会让舆论兴趣缺缺,让外界认为自己心虚。
譬如潜水世锦赛,主办单位为了把转播讯号打入大陆内部,自发性的取下我国国旗,未来类似事件还会不断发生,民进党很容易处理,国民党要如何兼顾立场与民意?两岸政治问题不解决,「平衡」何其难也。两岸论述绝对不是面面俱到,那只会里外不是人;也不是模棱两可,观望风向,这只会让社会认为国民党没有自信,自我怀疑。
朱立伦主张两岸「求同尊异」,方向上是对的,但何谓「同」,何谓「异」,如何「尊」?他并未说清楚。其实「求同尊异」的内涵,就是「分治不分裂」;「不分裂」是两岸的「求同」,「分治」则是对彼此治权的「尊异」。朱立伦不愿意讲「分治不分裂」,是担心被民进党抹红,但模糊就不会被抹红吗?朱立伦说张亚中是「红统」,但民进党的支持者认为「求同尊异」同样是「红统」,如果接受这个逻辑,国民党就不用选了。
某种程度上,蓝已不再蓝、绿也不再绿,台湾不必再分蓝绿,人民更不必被蓝、绿立场或政治偏好绑架,改以务实态度评价执政党与政治人物,其所作所为是否为人民利益着想?政府施政是否让人民日子过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