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银行副总经理吴恭维 CCP结算机制 降低风险

中信银行副总经理吴恭维

店头市场衍商交易规模大到超乎想像,中信银行副总经理吴恭维表示,据国际结算银行BIS统计,去年流通在外国际衍生性商品金额,集中市场为80兆美元、店头市场为617兆美元是集中市场近八倍,是美国一年GDP的25倍、台湾一年GDP的700多倍,在外流通率非常庞大,若发生系统性风险,不利金融市场稳定,店头集中结算虽然大家要缴交一些成本,但对金融机构与市场「利大于弊」,未来应推动更多商品集中结算。

吴恭维指出,过去衍商交易量大、资讯却不透明,由双方订契约交易,当有一方违约就会产生骨牌效应、系统性风险,AIG事件后造成金融市场很大压力,各国才开始强化管理,才有集中清算机制产生。

台湾期货交易所在去年7月25日开办店头集中结算业务是重要的里程碑。吴恭维认为,可将买卖违约风险转移到期交所,交易人不需面对各种不同风险的交易对手,只要面对期交所,简化风险管理作业、提高金融稳定性、银行计提的风险性资本减少,对市场参与者共同获利,集中结算是一个趋势,不只衍商,愈来愈多商品可以集中结算。像美国货币市场附条件交易也采集中结算,未来像银行开始附条件交易。

吴恭维说,国际衍商利率交易居多、占八成,台湾以汇率类交易居多。衍商风险除了市场风险还有信用风险,假设一家银行对A对手赚500万美元、对B赔500万美元,万一B无法还钱给交易对手,导致骨牌效应、错综复杂,中间一个出错就连环反应,就会发生AIG自己出现问题后无法偿付下手之后引发连环信用风险。

2009年G20高峰会、2012年IOSCO发布强制集中结算规范,鼓励金融机构在集中交易对手CCP进行结算,对于非集中结算者,监理机关也要求保证金增提,来强化信用风险管理。吴恭维强调,集中结算有优点,像多边交易互抵、降低系统性风险、简化结算程序、降低交易对手风险、交易资讯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