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武装直升机武直21神秘现身
被称为「中国版黑鹰」的直20开发成功,对中国大陆的军用直升机是相当重要的里程碑。(新华社)
江飞宇小档案曾走访过新加坡航展与珠海航展,虽热爱军事,但并不好战,「武器是工业艺术品,最美好的武器,就是不使用的模样」
中国大陆持续发展各类型的飞机,最新的成果似乎是重型攻击直升机,其作战地位与美国AH-64阿帕契大致相似。最近在网上流传的照片显示,一种具有直-20特色的武装直升机正在试飞中,外界暂时称呼它「直21」,或者「武直21」。
目前武直21流传出的照片,皆是航空迷在大陆基地外透过长镜头拍摄,所以角度不多,仅有侧向与底部,却也透露一些资讯。首先显而易见是它四四方方的座舱罩,而且是同一支格框前后到底,这比前后座位的高低差比较小,后座的视野较为受到局限。不过这样的设计也有优点,它的外型轮廓较为单纯,飞行阻力也会比较小,对飞行性能与雷达反射面会有好处。至于视野的问题,也可以用光学感测器协助补充,在目前的科技已不成问题。
它还有一个有趣的特征,就是两侧都有四四方方的整流罩,从机头延伸到尾梁,这个设计在AH-64阿帕契上也有,经常被称为「脸颊」,这个结构强化了机身短翼与起落架上,显然武直21也能有这个优点。
从底部的照片显示,武直21的短翼颇长,已经安装了3排挂架,似乎已经挂载测试用的武器,这意味着它的武装携带量相当多。同时,直升机的机头向前延伸,预留感测设备的空间,可能是光电设备,也或许加装雷达。再之下有一支很长的气流探测器,也就是空速管,这是飞行测试的常见的暂时装置。到目前为止,武直21还没有安装下颌机砲,但显然已经预留的空间,毕竟下颌机砲是所有武装直升机的固定武装。
虽然它是直20的衍生型,但其机身纤细得多,这也很好理解,因为它不需要额外装载人员,中间的舱体就可以省略,而且它也采用大多数现代攻击直升机的串联双座,也就没必要那么大。
还有一个设计也值得一说,武直21的引擎排气口刻意朝上偏折,这是利用主旋翼的强风来吹散引擎的温度,可以减少红外线特征,进而降低直升机遭到追热武器的锁定。
显然被称为「中国版黑鹰」的直20开发成功,对中国大陆的军用直升机是相当重要的里程碑。外界对直20的开发历程所知不多,它首次被拍摄到是在2019年,此时已经接近量产状态了。此后,直20开发出各种衍生型,包括高原运输型、海上作业型、反潜型。武直21显然是直20在接近服役时,就已经展开的子计划,根据一些未经证实的说法,武直21很可能在未来两三年就会服役。
可能有些人会批评,这种研发模式是「旧瓶装新酒」,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武装直升机都是这样来的,比如美国AH-1眼镜蛇,就是直接从UH-1休伊运输直升机演变而来;S-70黑鹰直升机也曾经有一个从未实现的攻击直升机变体,也就是S-71。俄罗斯知名的Mi-24「雌鹿」(Hind),也源自于Mi-14「雾霾」(Haze)多功能直升机。
在武直20之前,中国大陆有武直10中型直升机,与武直19轻型武装直升机两种,那么为何还要研发武直21?一种看法认为,很可能是规画两栖登陆作战之用,武器更多、飞行距离更长的重型直升机,对于登陆作战会更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