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院士94岁获唐奖汉学奖 许倬云:被认可比中状元还难
现年94岁的中央研究院院士许倬云获得今年唐奖汉学奖。(唐奖教育基金会提供/林志成台北传真)
唐奖今公布汉学奖得主,由中央研究院院士许倬云获得,他证明汉学并不局限在学院象牙塔内,可以走入社会,由此为汉学开启一个能与人文社会科学各领域对话的路径,对汉学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对于得奖,许倬云表示很幸运,他94岁了还被人认可,比在古代中状元还难。
唐奖汉学奖评选委员会召集人王德威表示,许倬云以对中国古代历史的深刻洞察闻名,他不仅深入探讨中国长期历史的本质问题,更在通史解释上强调文化的包容性与交流,寻求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定位。许倬云的著作展现了他对国家、民族及全人类的深切关怀,被誉为一位兼具博雅理念与淑世精神的史家,因此获得今年汉学奖。
许倬云则透过视讯回应,目前全世界跟他有相同水平的学者至少10位,唐奖汉学奖水准很高,他能得奖是幸运,自己心里也觉得惶恐。他今年94岁了,还被人认可,这比古代中状元还难,也希望借此可以鼓励、带动年轻的学者。
许倬云自青壮年时期开始将社会科学方法融入史学研究,为专注于学院对话的传统汉学拓展了新方向。他的学术工作从历史事实中寻求历史知识,并将视角从过去延伸至今日与未来,展现一种跨越时代的学问。他证明了汉学可以走出学术象牙塔,与人文社会科学各领域对话,从而对汉学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
许倬云更跨出学术圈,将历史研究成果转化为人文素养的资源,出版多部通识著作,从历史的角度探讨时代转移、管理、组织等议题。他的努力证明了历史知识的实用性,展现他既具有西方学院派学者的特质,也有中国传统士大夫的风范。
学术研究之外,许倬云1960年代在台大历史系主导历史教育课程转型,培养了一代后辈学者,并打开中国社会史研究风气,对台湾史学界带来深远的影响。他的史学观点也自1990年代起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成熟而广泛传播,产生了重大作用。
除史学知识和概念的创发之外,许倬云引领史学研究的风潮,对台湾史学的影响长达30年。1980年代以后,他的学生纷纷茁壮,成为史学界的中坚菁英,在史学结合社会科学的大道上驰骋。直到19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逐渐成熟,他的史学观点也借着讲学与出版而广泛传布,产生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