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大附醫攜手Google Cloud 用生成式AI增加醫療品質

中医大附医今宣布与 Google Cloud 合作,透过生成式AI技术Google MedLM大型语言模型,打造「AI 辅助医师。记者李青萦/摄影

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今宣布与 Google Cloud 合作,透过生成式 AI 技术Google MedLM大型语言模型,打造「AI 辅助医师」,中医大附医也是亚洲第一个与Med-PaLM 2 合作的医学中心。中医大附医院长周德阳表示,可以作为医师助理以及病人聊天机器人,提升医疗水准跟品质。

Google Cloud医疗照护全球总监Aashima Gupta说,进入AI时代,他们相信在医疗领域上AI有很大的发展领空间,在生成式 AI发展上已经努力数十年,以过往在印度医院的案例为例,当地眼科医师短缺2.7万人,利用AI判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来协助医疗困境。

MedLM为Google基于Med-PaLM 2基础上打造的大型语言模型。Google Research杰出科学家暨资深总监Greg Corrado表示,Med-PaLM 2成为第一个通过美国医师考试的AI模型,并且成绩持续进步,达到86,远比美国医师考试成绩60高。惟他强调,Google的态度是,勇敢、大胆,但也要负责任,目前此学习系统,成绩虽很高,但不代表可以执业。希望跟世界顶尖的医疗院所合作,迈向医疗AI发展的旅程。

此次合作将从癌症精准化治疗着手,启动「客制化癌症治疗指引」与 「化疗问答集」应用。中医大附医研究副院长李光申表示,Med-PaLM 2在美国USMLE执业医师考试的成绩相当于哈佛前十名,未来MedLM在中医大附医会提供给医护人员,作为医疗上的参考;另外也会打造对话机器人,提供病人问答。

针对癌症治疗,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有跨国际资料指引,但有些治疗药物台湾没有进口,或是不在健保给付范围。中医大附医人工智慧中心主任许凯程说,医院有定有自己的规范会,利用RAG方式导入MedLM系统应用,例如三阴性型乳癌等困难治疗,对于市面常用的贺尔蒙药物反应差等,会透过系统建议、落地,让治疗符合我国健保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