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轮到KTV被90后抛弃了”

2022年的内娱,怀旧风一次次刮起。

周杰伦的新专,王心凌的《爱你》,“0713再就业男团”掀起的快男考古潮……

即便在如今,那些年迷恋过的歌手已然老去,新创作的歌曲也不复往日心绪,但仍有一些旋律未曾褪色,回荡在曾经和友人手拉手奔赴KTV,一起抢麦、走音的青葱岁月里。

这里是本站音乐频道年终系列策划第三期,我们把目光聚焦到2006年至2022年间的KTV点歌排行榜。十七年,旋律不断更迭,时代潮涌不息,榜单上的名字陌生又熟悉。

有的红极一时,有的黯然消失,有些成为流行,有些存于记忆。

但其中更为明晰的,总是那么一些微小的时刻——

我们在明灭闪烁的灯光下握紧话筒,让心事和歌声一起,同声相应。

2006年的华语乐坛,在一片喧嚣中诞生着传奇。

这是李宇春靠“超女”爆红的第二年,周杰伦发布了他的第七张专辑《依然范特西》,薛之谦唱了《认真的雪》,陈奕迅和林夕联手留下一首《富士山下》……

百花齐放的局面中,这一年的KTV点歌排行版,却有着几乎无可撼动的前三名。

《依然范特西》发布之后,周杰伦的《菊花台》成为其中的显眼存在。

不仅因为它把中国风的歌词写入了流行音乐,更因为它作为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的主题曲,和电影一起走进了奥斯卡,走向了世界。

而对KTV里拿起话筒的人来说,它够酷,够特别,曲调婉约,连唱腔都一反常态得咬字清晰,像是一种触手可及的了不起。

·有人说这是周董吐字最清晰的歌

“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

彼时不解的曲中意,都静静流淌在回声里。

比起《菊花台》的古典文艺气息,另外两首曲目所呈现出来的情感风格,则要简单直接得多。

2006年,歌曲《隐形的翅膀》一经发布,便迅速霸占了KTV的金曲榜单,即便你不是张韶涵的粉丝,也一定随口就能哼出它的旋律。

青春、纯粹、倔强,娓娓道来,并不激昂,却带着一股“天然不认命”的坚韧和力量。

或许正因如此,这样一首流行民谣歌曲,才会走上次年的春晚舞台,走向2008年汶川地震后的救灾现场。

简单真挚的力量,永远能最大范围地打动人心。

彼时还没有人能想到,歌曲发布三年后,北京高考作文题目会以《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为题,第一次让流行音乐走进高考题目,成为一种时代记忆。

还记得那句“追逐的年轻,歌声多嘹亮”吗?

在那个时刻,一切都是崭新的希望,一代人携手他们的青春一起,站到了世纪初的舞台上。

另一首高踞榜单之上,风格却截然不同的KTV金曲,是信乐团的《死了都要爱》。

与张韶涵的轻灵婉约相对,这首华语流行歌曲中的高音典范,以伤感又不失直率的歌词,配上嘶吼唱腔,把“不淋漓尽致不痛快”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情窦初开的懵懂,第一次失恋的心痛,年少对爱的初识与不得,都被留存在了每一扇KTV包房的门背后。

我们或许可以这样形容千禧年后的第一个音乐十年:

这是最接近“青春”二字的十年。

零几年的KTV里,每一声嘶吼与低吟,或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爱情感伤,或是“用心凝望不害怕”的勇气和向往,或是踩在流行上舞蹈,追逐心中的传奇和偶像……都是年轻本身的模样。

三首歌,一首扩开文化与世界,一首牵起青春与时代,一首铭刻疼痛与荒唐。

而这,几乎就是人们走进KTV的全部理由了。

2006年到2022年的前半截,是属于“金曲”的时代。

上世纪90年代的金曲氛围余晖仍在,陈奕迅、莫文蔚、王菲……都是九十年代出道,在千禧年的开端仍旧大放异彩。昔日港台歌手对华语乐坛的深刻影响力可见一斑。

他们在2010年前后最火的那批歌曲,至今还霸占着无数90后的歌单。

再看榜单上的曲目,周华健的《朋友》,陶喆的《今天你要嫁给我》,王菲的《因为爱情》,蔡依林的《日不落》,王力宏的《你不知道的事》……

从歌名便可发现,彼时的KTV金曲,基本还是围绕着“爱情”与“友情”两个永恒的主题。

不过其中有一个例外,那就是2010年筷子兄弟组合的成名曲,《老男孩》。

这首歌改编自日本歌手大桥卓弥的《谢谢》,内核所讲述的,是青春逝去的惆怅。

相对于周杰伦、王力宏、蔡依林等歌手的先锋与活力,《老男孩》所击中的,是走进KTV醉酒高歌的中年人的心脏。

“梦想总是遥不可及,是不是应该放弃”

“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

“只剩下麻木的我,没有了当年的热血”

站在成为老男孩的阶段,再回首,已经没有了日不落般莽撞热情的爱恋,也难重复“夜空洒满星星”“蝴蝶眨动眼睛”的细腻。

只剩下一行南飞的大雁,在空中投下岁月的阴影。

《老男孩》霸榜之时,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在KTV里涨红了脸,趁着酒意,借着这么一曲可以放声的歌,与青春和热血挥手。

KTV里承载了太多人的青春回忆,但它从不只属于拥有青春的人。

·《老男孩》的本站云音乐评论区,大家对青春的追忆

怀旧风潮的掀起,或许也和KTV的发展阶段有关。

2013年,全国量贩式KTV达到9920家,其带动的酒水、小吃、消耗品、音响设备等相关市场规模总计4000亿人民币。

K歌不再只是年轻人的专属娱乐,朋友生日,家庭聚会,或者是公司团建、商务谈生意,KTV都是一个万能场合。

情绪随着音乐和酒精肆意蔓延,有觥筹交错,有劲歌热舞,有举杯畅聊。

能在KTV里传唱成“金曲”的歌,也就这样逐渐走向通俗,走向大众,走向一种更直接的集体记忆和情感撞击。

很快,2014年,筷子兄弟演唱的《小苹果》横空出世,成为了当年现象级的国民神曲。

“神曲”走入大众的时代,就此来临。

不同于《老男孩》中的文艺伤感元素,《小苹果》这样的国民神曲,单论歌词,几乎没有什么能抄进歌词本的金句。

“短平快”的简单旋律,再加上“洗脑”般的重复,让“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儿”“点亮我生命的火火火火火火”不断萦绕在无数人的耳边。

痴迷上头者有,厌烦疲倦者也有,但都丝毫无损它的火爆程度。

《小苹果》之后,神曲霸占了KTV包间。

从周杰伦、王菲、陈奕迅,到筷子兄弟,再往后,变成了隐藏在短视频神曲背后,叫不出名字的新一代歌手。

大家开始点唱《纸短情长》《野狼disco》和《漠河舞厅》,KTV金曲也完成了它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迭代。

这些歌词和旋律让人耳熟能详的新一代神曲,不再是属于年轻人的专利,也不再只观照青春时期的自怜情绪。

它更粗、更浅、更直白,甚至更加“无意义”。

整个时代对于音乐的定义,正在被重塑。

去年年底,TMEA腾讯音乐娱乐盛典公布了“年度十大热歌”,清一色的短视频爆款曲目。

你无法想象那些根本叫不出歌手名字的歌曲,对所谓的“下沉市场”有多大影响力。

就像你无法想象,《小苹果》正当红的那一年,全国多少地方的广场舞用它作为背景音乐,你七大姑八大姨家新出生的小孩,有多少人用它取了小名。

有人因此感叹,华语乐坛已经“完蛋”了;也有人不以为然,认为大众文化自有千钧力量。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华语乐坛已经不再是那个群星璀璨的神坛。

它未必是“完蛋了”,但一定变得更加复杂多元了。

而不管网络舆论如何争议连连,那些会去KTV一唱解千愁的人,依旧会追着他们心中的好听、好唱和快乐,用耳朵、话筒和金钱投票,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这未尝不是一种新的意义。

还有一个小小的细节,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在不断变化的榜单之中,有一首几乎未曾消失过的歌——王菲的《红豆》。

偶像和神曲层出不穷,“洗脑”旋律和当红流量轮流争夺第一把交椅。

而这首有点安静,有点“难唱”的歌,算不上朗朗上口,亦没有什么明显的青春元素,它就像一个音乐的寓言,唱尽这些年的更迭之中,某种不变的守候。

2016年,传统KTV断崖式减少接近60%,2020年,受疫情等因素的影响,KTV的整体客流量也下降了70%-80%。短视频软件里走红的歌曲越来越多,榜单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但真正走进KTV唱歌的人,却是越来越少,曾在包间里举着话筒唱到嗓子沙哑的90后少年,难觅踪迹。

音乐也好,流行也罢,之于时代,是“我愿相信一切有尽头”“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

之于个人,是“可是我,有时候,宁愿选择留恋不放手”。

不放手的,是关于旋律的记忆,亦是音乐在人心留下的永恒美丽。

等到风景都看透,下一个十年、二十年,或许还会有一首歌留在我们心里,陪我们看细水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