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拓元智慧联合创始人黄伟鹏:数字人直播价格混战骤起,差异化和出海成为新出路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江珊 南沙报道

近日刘强东AI数字人“采销东哥”亮相,让更多人关注数字人赛道。其实,在大多数消费者难以察觉的情况下,数字人主播在2022年末就已经悄然“上岗”。拓元智慧联合创始人兼元分身平台总经理黄伟鹏是国内最早进入数字人直播领域的玩家之一。

他在近期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专访时介绍,公司于2022年6月立项开发数字人应用,到2023年中,公司与数家世界500强品牌合作的数字人主播就已经在主要电商平台上线。

“90后”黄伟鹏也是一名移动互联网赛道的十年连续创业者。踩在微信2011年诞生的“风口”上,黄伟鹏进入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之后,就成立了工作室开始接手一些公司的H5页面、公众号菜单栏开发、手机App开发的兼职工作,在大二期间就与校友一起,在深圳创立了国内最早的H5内容平台公司兔展智能。

2021年,曾经担任商汤研究院执行院长的中山大学数据计算机学院教授林倞创立拓元智慧。黄伟鹏介绍,当时选择参与公司创立并且进入数字人赛道,主要是基于两点,一是它足够新奇,自带很好的传播和营销点;二是短视频和直播两个领域,人是最大痛点和限制因素,而数字人技术恰好能解决内容生产成本和人员短缺的问题,两点结合就是一个很好的to B业务切入点。

然而,近期大量低成本制作、涉嫌违规的数字人涌入电商直播间,引发了营销骗局、平台封号、消费者投诉在内的争议话题。黄伟鹏坦言,数字人行业竞争已近白热化,公司虽是较早入局者,但也嗅到了今年以来行业激烈价格战的“火药味”。

“几乎每个城市都有数字人企业。业内相关研究报告显示,国内数字人相关的企业大概有30万家,近两三年相关企业数翻了三倍。”面对竞争,拓元智慧选择的出路包括 “下沉”和“出海”。今年3月,公司与南沙地方投资平台公司合作建设南沙数智人直播基地,挖掘周边地区产业电商机会。

数字人直播竞争白热化的出路何在?

南方财经:目前国内数字人直播行业的竞争激烈吗?

黄伟鹏:非常激烈,用白热化来形容也差不多。可能从今年开始会有非常强烈的价格战,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我们之前统计过数据,国内做这一行,跟数字人相关的企业大概有30万家。应该是从 2021年到2023年之间,从事数字人行业的企业数量是翻了3倍,包括我们这类真人形象的,也包括虚拟人形象的。我们自己切身体会,好像每个城市都有数字人公司。

行业竞争激烈也受限于市场的容量。我们也看到平台的接受程度不一。比如抖音对于数字人直播其实是持一个非常谨慎的态度,但是快手是支持的。从互联网产品的角度,移动互联网最核心的一个“护城河”就是用户体验。用户量越大,受影响的风险越大,有些数字人产品表现力等各个方面还是没那么好的,可能会影响用户的观感。也看到有网友投诉有些数字人跟纸片一样,顾客提问题也没法回应,直播间里光线阴森恐怖。所以,如果影响了10%的用户体验,那对于平台来说是很致命的,持谨慎态度可以理解。

南方财经:拓元智慧在国内较早进入数字人直播业务,如何看待行业发展趋势?

黄伟鹏:我们在2022年6月立项进入数字人视频赛道,然后10月份就已经能够接收到大量客户的合作需求。他们很直接地问,“你能不能做直播?我做短视频没那么迫切,但是做直播很迫切”。因为直播很直接能变现,所以在2023年初,我们就已经和一些公司合作上线了数字人直播产品。

目前我们和字节火山、阿里巴巴国际站、淘宝创意中心等平台都有比较深入的合作。一些货架电商,就像京东、淘宝、天猫、拼多多也可以使用数字人直播的,我们有很多客户在这些平台上直播,包括一些世界500强的品牌,具体品牌不方便透露。

其实当时AI 相关的很多领域我们都能做,为什么会选择数字人赛道,主要是基于两点。一是我觉得它有很好的传播和营销点。我们的数字人可以说是一个真人的复刻和延伸,很多人看到之后会觉得很新奇。我第一次见到数字人时就觉得很神奇,客户也是,一看就马上有兴趣了,这就降低了所有客户跟我们的交流成本。

第二个,数字人能够适配一些人是核心制约因素的应用场景。以前一个直播间小组需要3个人,还得制定流程、规范,然后要把他们的能力复制给第二组人还不一定能成功。这也是很多公司规模没法快速扩大的原因。几乎所有公司都不具备批量化制造网红主播的能力,可能永远只有一个最厉害的主播。

现在国内竞争激烈,提前预判,今年有很多公司会出局,然后有些会选择“出海”,我们也有计划拓展海外市场。但是我们认为,国内数字人直播赛道还是有很多空间,目前市场渗透率应该在1%左右。

南方财经:近期,拓元智慧与南沙国企合作落地数字人直播基地的项目,合作具体内容包括哪些?这是否也是一个数字人公司未来发展的趋势?

黄伟鹏:首先,直播其实是移动互联网最后一个“风口”。我们看到媒体报道抖音电商2022年的GMV(商品成交总额)过万亿元,2023年突破2万亿元,这个增长还是很猛的。南沙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心脏这样的一个位置,近年来也发展起了一些新兴产业,在这里设立一个数字人直播的基地,通过数字人直播技术,能够在大湾区电商产业的直播领域就业方面发挥一些带动和示范作用。

第二是直播基地解决了直播电商业务规模化的问题。行业统计的直播人才缺口大概是数百万人,这个巨大的供需差距是没办法一下弥合的。南沙目前在互联网领域的公司和人才都相对较少,短时间也很难聚集和培训大量的直播电商人才。通过数字人直播技术,一个直播间的模式跑通了,由于不会受到人的因素制约,瞬间可以放大规模到100个、 1000个直播间。

第三是直播基地能把供应链、金融、土地等资源都盘活起来,包括吸引更多直播行业的上下游过来。我们在很多城市也看到了直播基地的资源聚集效应。目前国内运营得不错的直播基地GMV规模可以达到数十、上百亿元,所以对地方经济能够产生一定的贡献。

AI的“iPhone时刻”来临后的风口在哪?

南方财经:ChatGPT被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称为AI的“iPhone时刻”。作为AI行业从业者,你如何理解这句话?是否因此调整了公司的赛道?

黄伟鹏:“iPhone时刻”我的理解就是开启了一个AI应用爆发的新纪元。当年iPhone出现,到整个移动互联网应用市场爆发,其实还是隔了好几年,因为需要硬件的普及。所以我认为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还得感谢山寨机,以及“收割”了山寨机的小米,普及了物美价廉的智能手机。

我认为现在ChatGPT产生的影响,或者说,它 的威力会比当时iPhone出现厉害得多,也快得多,因为不受到硬件普及的制约。ChatGPT是历史上用户增长速度最快的应用,在推出仅两个月的时间内就有了上亿的月活跃用户。

2023年我们已经开始在思考如何结合大模型赋能业务。这项技术的底层逻辑基于其对自然语言的理解和推理能力,这是之前所不具备的。在以往的人机对话系统设计中,问题和答案都是相对固定的,只有准确捕捉到关键词才能进行回应。但现在,即使对话内容很乱,AI依然能够理解你的中心思想,并针对性地回答问题。这是ChatGPT让我们看到的AI强大之处。可以预见,未来所有设备的交互模式都可能因此而被重塑。

基于大模型还能够模拟人格化的特征,好像是这个数字人“活”了。所以,我们在完成AI视频平台、直播平台开发之后,也进一步开发数字人实时交互平台,这也让未来的业务发展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和想象力。

目前大模型在应用层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例如,在高精度和专业性强的领域,如医学和金融等,大模型的应用可能会受到限制。这些高精度和精细化的业务场景要求系统具备极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但是目前大模型由于存在幻觉问题还没法做到。在一些娱乐性或营销性的场景中,大模型的应用就可以落地。例如在AI社交产品方面,AIGC技术可以提供更有趣的内容和互动体验。目前国外已经出现了很多AI社交产品,目前非常受欢迎,比如电影《银翼杀手2049》中的虚拟女友形象,已经走进了现实。

南方财经:从ChatGPT到Sora,国内外AIGC领域的其他企业是如何追赶产业风口的?

黄伟鹏:其实AI技术的发展也带动了创业者的热情,他们看到了很多颠覆性的机会和爆发点。比如在GPT 3.0之前,大众对这项技术的认知还很少,就已经有许多国外公司开始基于这项技术创业。比如一家国外公司调用GPT 3.0的接口开发一个文档编写的应用,融资估值可以达到十几亿美元。但是随着ChatGPT的发布,这家公司估值直接归零。所以,这也让一些AI领域的公司感到焦虑,担心自己的产品和技术被颠覆,既担心落后又怕当炮灰。

资本市场也已经很久没有这么兴奋了,因为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投资机会已经不多,这一轮大模型的出现又激活了很多相关产业。像人型机器人是今年非常火爆的投资领域。无论是从融资估值、员工薪资水平、市场热度来看,这个赛道的活跃程度都是最高的。同样的,今年智能手机、智能电脑和智能汽车也会十分火爆,比如小米提出的人车家全生态。

Sora所提到的“世界模型”是指一种能够理解物理世界规律和常识的模型,在它展示的视频能模拟一个物体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以及飞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情况和变化。这是基于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和再现能力。这也已经让很多虚拟建模、CG特效行业受到影响,过去可能一个建模需要花数十万元,现在可能是百倍甚至是千倍的成本下降,但是也降低了人类进入这个领域创新的门槛。

当然,大家普遍关心的还有算力、能耗等问题,这也是这个领域巨头玩家关注的焦点。算力是AI发展的关键,Open AI今年提出7万亿美元的融资计划,就是用于解决未来算力和能源问题。这样的巨额投资显示了实现AGI(通用人工智能)的雄心。AI技术相关的硬件如芯片、GPU成为了投资的热点。能源等更大层面的创新发展也越来越受关注,因为AI技术浪潮来临,需要的能量级是非常庞大的。我们也看到现在AI和很多领域是相互支撑的,比如AI技术可以用在核能开发领域,核能又能够改善AI应用发展面临的能耗问题。 所以,在这么多因素影响以及技术快速变化下,企业都在一边探索新技术的能力边界,一边小心谨慎的应用落地,既怕错过又怕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