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夜后」之外 丹姆劳唱出人性的光明与黑暗
睽违6年,以莫札特《魔笛》里的「夜后」一角为代表诠释的德国花腔女高音戴安娜.丹姆劳,再度与夫婿法国男低音尼可拉.泰斯特来台演出。(© Chris Singer,国家两厅院提供)
德国花腔女高音戴安娜.丹姆劳(右),再度与夫婿法国男低音尼可拉.泰斯特(左)来台演出,曲目以「国王与女王」为主题。(李欣恬摄)
指挥家帕佛.巴鲁夫和丹姆劳、泰斯特两人合作已10年,今日下午他在台北国家音乐厅和长荣交响乐团彩排。(李欣恬摄)
睽违6年,以莫札特《魔笛》里的「夜后」一角为代表诠释的德国花腔女高音戴安娜.丹姆劳,再度与夫婿法国男低音尼可拉.泰斯特来台演出,曲目以「国王与女王」为主题,精选多首西方歌剧里的王室相关角色,唱出人性的光明与黑暗,搭档的指挥家是来自保加利亚的帕佛.巴鲁夫,乐团为长荣交响乐团,本周末在台湾演出。
丹姆劳表示,以「国王与女王」为题,在西方歌剧史上可以找到许多曲目,「我和尼可拉遵循着自己的声线,挑选可以发挥的曲目,让我们可以专注地歌唱。」
丹姆劳表示,这些「国王与女王」的歌曲,也可以从中看见人性面,「这些旷世巨作呈现这些皇室角色的心境,不只是普通人,他们也会遇上一般人会遇见的问题,有时碍于身分,反而没办法跨越阻碍。」
以贝里尼歌剧《诺玛》里知名的咏叹调〈圣洁的女神〉为例,丹姆劳表示,「一名女祭司爱上敌人,她的祈祷有一段动人的独白,希望能争取这段爱情,祈求获得光明,但是这样的想法,在歌剧世界里几乎是不可能发生,除非是喜剧,不然歌剧里有很多剧情不是喜剧收尾。」
丹姆现年52岁,1995年踏入职业舞台,以浑厚又具穿透力的嗓音为名,她2007年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饰演《魔笛》的部分场次饰演帕蜜娜公主,部分场次演出夜后,创下大都会歌剧院同一个歌手在同一制作里演出不同角色的纪录,随后她也封箱「夜后」一角。她也曾获得德国唱片大奖、巴伐利亚麦西米连科学暨艺术勋章等。
丹姆劳在22岁那年因开刀而插管,因而伤到她的声带,需要治疗,休养了一年半,她表示,庆幸自己当时还没真正入行,也因此更了解自己有多爱唱歌,「人生总是起起伏伏,我因此更加了解自己的声音和身体,了解呼吸、换气和唱歌的张力,那段日子我从未失去信心和希望,我的父母亲也一直在旁边支持我。」
丹姆劳表示,人生打击最大的时刻,就是收获最多的时刻,「那段过程,是对于我投注歌唱事业的试炼和考验,让我知道自己的道路在哪里,我的热情在哪里,我知道自己要什么,我就是想要唱歌。这让我学会了,永远不要忘记倾听自己内在的声音。」
丹姆劳认为,作为歌手,了解自己的特长在那里很重要,「嗓音是上天给的乐器,而在舞台上追求艺术表现和技巧,这些从师长、朋友、指挥和教练,都能带给你指引,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很重要,学习是终身的事,时时了解自己的嗓音,因为身体在人生不同阶段都会发生变化。」
世人对丹姆劳的「夜后」诠释印象深刻,她表示,这个角色对他而言确实目眩神迷又有张力,很吸引她,「夜后是坏心角色,又有魔力,加上莫札特为这个角色写的优美音乐,扮演这个角色令我血脉喷张,作为女高音,会有很多机会饰演一名陷入爱河的女子,但是夜后就是如此截然不同。」
丹姆劳回忆,她小时候受到热爱华格纳乐剧的祖父母影响,喜欢听音乐和唱歌,她说,似乎从小就很喜欢扮演反派角色,「我4岁的时候有机会在嘉年华会上饰演邪恶的后母,在所有小女生都扮演公主的年纪,我反而觉得这种角色的黑暗面有一种表现力。」
作为丹姆劳的人生伴侣与舞台搭档,尼可拉表示,「身为歌者必须要不断尝试扮演不同的角色和尝试不同的曲风,这让我能持续对唱歌保有热情。」
泰斯特现年53岁,他表示从10岁就开始加入巴黎小歌手乐团演出,当时也跟着乐团到亚洲巡演,曾到过日本、韩国演出,「这段日子对我的影响很大,让我决定走演唱的路,而且到一直现在,我没有一刻怀疑过自己的音乐人生。」
泰斯特透露,作为声乐家的「养声」秘笈,「我们必须要避免胃食道逆流,所以晚间不能饮酒,也不能太晚进食,吃东西也要挑选,例如:不能吃番茄或巧克力。」此外,泰斯特也认为,找到好的老师很重要,能协助确认演唱的各个环节,「我自己是在这几年遇见一名很不错的老师。」
指挥帕佛.巴鲁夫和丹姆劳、泰斯特两人合作已10年,他回忆起第一次合作是2013年在阿姆斯特丹,自此开启了多场巡演的合作机会,他表示,人声最能带给他灵感,「我发现这两位的声音都很杰出和优异,人类的声音就是最完美的乐器,在教会音乐传统里面,只有人声可以在教堂表演,也只有人声是上帝所造,其他乐器都是人造乐器。」
帕佛.巴鲁夫表示,他指挥歌剧时,眼睛常常要看上、看下,看歌者也看乐团,而他表示,音乐的关键仍是呼吸,「我试着控制呼吸,可以和乐手同声同气,呼吸同步,也和台上歌手同声同步,把这样的节奏感传达给观众。」《国王与女王》音乐会将于5月14日在台北国家音乐厅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