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传真-布局智慧电网强化电网韧性 助供电稳定并开创商机
智慧电网能让政府、企业以至于人民也都能成为重要电力来源,不仅可强化电网韧性、风险管理能力,也是政府政策推动重点方向。图/台电提供
今年303大停电事故影响约500万户,引发全民关注,想要避免类似情况重演,我们必须结合产业资通讯能量,积极布局智慧电网以强化电网韧性、建立完整及有效的保护协调机制;另外,再借由民间电力资源的导入,利用需量反应等措施,多管齐下提升电力系统面对事故时的反应和复原能力。如此一来,不但有助于供电稳定,也能让民间业者有机会参与智慧电网建设或参与电力交易市场,开创新的产业商机,创造双赢局面。
智慧电网可说是强化电网韧性的重要基础建设;所谓智慧电网是让电网系统具有「双向」且「智慧」功能,用户端的用电资讯可即时传回电力公司,让电力公司利用大数据及人工智慧等新兴科技,远端监控电力系统、调配最适发电量,并可透过大数据分析,归纳出突发状况或天灾发生机率与严重程度,以便进行相对应的电力设备投资与管理,像是快速反应的发电机组与储能设备,有助于缩短天灾或突发状况所造成的断电时间;同时,用户端能依即时电价及自身需求,最佳化的调整自己用电习惯,并可借由参与各式需量反应措施,承诺特定用电尖峰时段,移转用电时间,以获得相对应的电费奖励,创造双赢的局面。
简单来说,智慧电网与传统电力传输模式不同;智慧电网能让政府、企业以至于人民也都能成为重要电力来源,不仅可强化电网韧性、风险管理能力,也是政府政策推动重点方向。目前有许多先进国家均大力推动智慧电网,以南韩为例,南韩政府将智慧电网产业列为未来主要出口产业之一,并把济州岛打造成智慧电网的试验场域,投入大量的智慧设备进行测试,目标是要打入国际市场。
台湾身为资通讯大国,在此良好基础下,有别于济州岛的小型电网系统,更有条件成为智慧电网示范场域;这不仅是为了降低电力事故的发生,以及事故发生后的复原速度,更可为我国资通讯产业创造另一个重要契机。从行政院于2019年发布的智慧电网总体规划方案可看出,投资智慧电网虽耗时耗资,但预估2019年起至2030年累计将可创造1,141亿元直接效益。
智慧电网不仅可带来庞大商机,更能成为最佳能源教育素材.以政府「班班有冷气」规划为例,除在学校装冷气外,更布建校园能源管理(EMS),把校园冷气标案结合OpenADR的电力调度标准协定,让学校透过视觉化介面,智慧化控管冷气用电与调度,除让学生可以了解用电状况与提升能源效率的重要性,并可培养良好的节能概念及素养。
另外,政府与工研院于台南沙仑建立「绿能科技示范屋」,利用储能系统让各种家电使用再生能源,并透过新兴科技建立能源管理系统,以分散式电网分配调度电力,提供一般集合式住宅社区民众体验绿色能源的机会。
面对供电稳定,单靠政府或电业机构并不够,企业、人民等也需共同投入;为此,政府应大刀阔斧积极投入资源,携手企业加速智慧电网的布建,聪明且有效率地进行发电、输电、配电及调度等改善工程。如同身体小感冒无法避免,电力系统既然无法避免故障事故的发生,就需以智慧电网系统强化国家电网韧性;除可降低类似303大停电事故发生机率外,也可在电力系统发生事故时,能够快速反应回复,降低复电时间与影响范围,让电力达到最佳管理与供电稳定的目标,同时还能创造新兴科技产业新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