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传真-强化供应链永续韧性 从提升透明度开始

在众多危机事件当中,来自供应链且出于永续面向的危机往往最难预警,冲击也最难管理。图/freepik

台湾证交所于2022年公布新版「上市上柜公司风险管理实务守则」,建议企业设置董事会层级的风险管理委员会。企业风险管理体制的法治化,显见此议题之于公司治理的重要性。当风险成为现实,即形成危机事件。在众多危机事件当中,来自供应链且出于永续面向的危机往往最难预警,冲击也最难管理;而企业对供应链永续资讯与现况的掌握程度,很大程度影响了企业应对来自供应链冲击的处理能力。

企业应变危机的能力即为营运韧性。韧性愈高的企业代表愈能从危机中重回营运状态,反之则愈为脆弱。现今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样态多元,世界经济论坛出版的2023年全球风险报告即指出超过十种高感知度风险,议题包含相对可控的人才流失、能源危机,与不可控的区域冲突、气候变迁。

与此同时,联合国全球盟约(UN Global Compact)于2023年亦出版「危机时代中的企业领导力」报告,调查全球CEO对于危机的观点,能源转型、气候变迁与不公平等多重社会问题所造成的脆弱性,都是CEO们最关注的面向。

■气候冲击、劳动人权

都可能增加断链风险

前述两份报告均指出永续风险对企业已形成实质且重大的冲击,故企业面对永续风险以及相关危机事件的能力亦成为其韧性指标之一。然而,环境与社会面的风险往往较不可控,当企业的断链风险不仅出于供应商的品质、区位、价格,而与其气候冲击或劳动人权等永续议题有关,将成为更难以鉴别与管理的问题,且影响深远、冲击程度难以评估。在UNGC的报告当中,CEO们即指出供应链愈往上游的永续资讯可信度愈低、难以管理的状况,已形成了复杂且结构性的企业危机,来自供应链的永续冲击相较于其他冲击也更不可控,致使供应链永续危机成为企业韧性度最薄弱的一环。

「供应链断链」已被广泛认定为一种重大营运风险,而法规和市场对永续议题的重视又使断链的问题愈趋复杂,使得「如何增进供应链永续韧性」成为一道备受关注的命题。勤业众信永续供应链管理团队由长期辅导企业推动永续供应链管理的经验,建议企业面对此问题时应从以下几点出发,以永续与韧性的角度重新打造供应链管理的机制:

■三步骤强化供应链管理

一、以产品/服务生命周期为基础,盘点价值链环节

企业应以生命周期角度分析与营运相关的价值链,了解上游、自身、下游的真实样态,并尽可能提高价值链各环节资讯的能见度。唯有正确且真实的资讯,才能成为管理的依据。

二、分级分类、由近而远打通供应链,进行精准化管理

企业应根据生命周期的分析结果鉴别供应链各个环节的供应商样态,尝试鉴别二阶、三阶与以上之供应商,评估各阶供应商可能面临的风险型态,借此提高资讯的透明度以即时掌握危机事件与可用资源。

三、供应链议合与培力,生态系共好

上述工作的执行都必须仰赖供应链伙伴的配合,而常见的问题就是伙伴不了解推动永续的目的或是该如何推动,因此企业应与价值链上下游的所有企业沟通说明,积极交换资讯或规划教育训练,增进相关业者对于永续与风险的认知,共同提升消弭风险、提升竞争力。

危机就是转机,韧性就是将危机转化为商机的能力,而提高供应链永续韧性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一步就在于尽可能提高整条供应链的永续资讯透明度,要先了解风险才能管理风险,透过了解供应商的永续管理现况、需求、所面临的风险和实质发生的危机事件均得以被鉴别出来,进而提前因应风险,规划管理与应变措施,以提升整体供应链的韧性,在面对未来不确定的商业环境下,避免风险并同时创造最大的企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