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传真-全球供应链朝韧性无悔布局
面对未来一定会发生,但不知何时发生、何地发生、如何发生的「黑天鹅事件」,各国政府审慎评估本身在战略领域之竞争实力。不具备优势地位的国家,政府带头加码投资,提高国内产业自主性,以避免突发性断链事件,影响国内经济与产业发展;具备优势地位的国家,亦透过发展或补助计划,以维持产业在国际供应链之不可或缺地位,防止客户为分散风险而培植已方竞争者。在两股力量拉扯下,战略领域供应链将更形分散、区域化,并且将加入更多新进者。
以半导体产业为例,当前逾20个国家针对半导体发展提出发展目标,宣示或已启动专项计划进行推动,粗估未来各国政府十年在半导体领域将投入至少7,000亿美元;且基于「若干程度晶片自给」目标,政府规划多以「增加或优化半导体制造产能」为优先事项。在打算重点发展半导体的国家中,除了日本、韩国、美国等传统半导体强国,以及拥有广大半导体市场的中国外,也包括了加拿大、印度、西班牙等过往较少涉猎半导体的国家。
另一方面,企业也在风险考量下,进行「韧性无悔」布局,意即「随时为最坏的情况做准备,但倘若最坏情况尚未发生,该准备行动仍具意义」。以过往全球化程度较高产业为代表,如资通讯、机械、石化纺织成衣、金属及其制品等。面对风险,企业通常会采取:增加库存、分散客户/市场、分散生产据点等三项行动,但如此一来,将可能造成更大冗余。为合理控制成本,厂商需要更高效率进行管理,例如追求产品、零组件与生产流程标准化,或将各厂区生产产品更趋于一致,以利于同一家企业不同厂区产能可即时相互备援。
对于品牌商而言,亦须审慎应对未来高度不确定性。品牌商积极导入大数据分析方法,希望借此更精准、提早掌握市场需求的可能波动,亦期望建构像「乐高」一样的模组化供应链,一旦供应体系中间环节出现问题,可以把该环节上游与下游厂商直接连到可运作相同活动的供应商,实现最短时间转换。为实现供应链模组化,供应链各环节供应商交付的产品也必须标准化,并在同一个供应链位置必须至少培植两位以上的供应商,以降低转换供应伙伴的转移成本。此外,为了使「最坏情况尚未发生、该准备行动仍具意义」,品牌商可能会将培植其他供应商所增加成本,部份转嫁至既有供应商,要求既有供应商降低售价。倘若既有供应商欠缺议价能力,只能默默承受,或尝试争取其他客户订单。
在全球供应链朝向「韧性无悔」布局趋势下,台湾厂商面临契机与挑战。一方面,基于「大家都想要plan B」心态,供应链势必较以往更为开放,与大型客户合作的门槛下降,这将使台湾有技术优势、但规模较小的业者,甚至新创业者,获取更大国际布局机会,5G网路Open-RAN架构快速发展即为典型案例;另一方面,台湾产业在国际供应链的既有地位也将受到影响,虽然短期内被其他竞争者取代之可能性低,但客户要求降低成本或前往不熟悉地点投资之压力无可避免,甚至接连不断。总言之,未来的竞争不只是市场之争,关键在于企业如何在「韧性无悔」布局,使市场、产品与生产据点组合最优化,台厂宜审慎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