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平台-供应链重组 全球布局新挑战

未来台商海外园区不能是纯政府行为,必须透过具有实力的台商担任领头羊,否则以中小企业型态为主的台湾产业,可能被红色供应链夹杀。图/摘自Unsplash

川普当选美国总统,对国际贸易有重大冲击,最主要影响是全球供应链将大幅重组,包括中国大陆及台湾企业,往东南亚及美国迁徙。国发会主委刘镜清表示对台湾是利多于弊,未来台商将加速移动。

但我们必经须了解,未来趋势是「全球在地化」,全世界各地都将成为陆企战场,电动车是最好例子,台湾是外交孤儿,如果我们不能在供应链上加速灵活调整,未来不一定能享有优势。很可能再次出任美国贸易代表的莱海泽(Robert Lighthizer)最近在《金融时报》撰文表示,美国的贸易伙伴,尤其是那些拥有庞大贸易顺差的国家,不应该将政策改变归咎于美国。台湾很明显是属于这一类型。

讨论台湾的未来,关键议题不限于国防预算或保护费,决策者也不只有川普,另外还包括特斯拉执行长马斯克(Elon Musk),他已成为影响未来川普政策最重要的人物。马斯克在最近受访时,表达对中国及中华文化的钦佩,他也强调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很明确就是中国一省。另外根据外媒报导,马斯克甚至要求「星链」供应厂商从台湾搬到越南,以降低风险。

■美国企业需要大陆市场 才能「再次伟大」

特斯拉之所以有今天,上海工厂功不可没,中国市场也扮演重要角色;特斯拉未来重策略是「自动驾驶」,马斯克今年6月前往北京,特别和大陆总理李强会晤争取落地核准。关税并无法阻挡中国经济发展,像特斯拉这样的美国企业需要中国市场才能「再次伟大」。

最近中国供应链积极布局全球,对欧美许多产业造成巨大冲击,最明显的例子是电动车。近期全球汽车产业业绩大幅下滑,包括美国、德国及日本。福特降低全年财测,福斯汽车集团计划关闭德国境内三座工厂,宾士与宝马同样面临业绩利空。

日本三大车厂丰田、日产、本田营收均下滑,主因是中国市场业绩不振。在此同时,比亚迪首季营收超过特斯拉,年销量上看400万辆,并在全球各地广建新厂,搭配自有船队。美欧即使对中国电动车课征关税,但并不能打压中国电动车产业成长,反而使其更有竞争力。

台商最大风险是,全球政策不断改变,因此未来灵活度与韧性很重要。以墨西哥为例,原来由于「友岸外包」政策成为台商投资重点,但现却因川普可能对在墨国设厂的陆企课税,而导致环境骤变。不仅如此,墨国政府还刻意避开和台湾政府接触,直接和民间企业联络,并且忽视台湾政府诉求加入CPTPP,不排除中国有在背后运作可能。

■台积电好不等于台湾好政府应该关怀产业输家

经济部长郭智辉创新的「境外关内」战略,在台湾没有外交关系现实情况下,面临相当大挑战。未来台商海外园区不能是纯政府行为,必须透过具有实力的台商担任领头羊,以大带小、打造资源整合平台,否则以中小企业型态为主的台湾产业,在全球布局时将遭遇极大阻力,可能被红色供应链夹杀。

当然对台湾而言,供应链重组最核心部分还是半导体产业。台湾在探讨半导体产业时,往往陷入「台积电迷思」,一再强调台积电技术实力及不可取代性。台积电未来五年业绩好到爆,并不会因为海外投资而受到影响。但台积电好并不等于台湾好,正如同辉达及美国科技七雄业绩佳,并不一定代表美国经济好。

川普能选上美国总统,关键就在于经济,他问美国选民一个很简单的问题:请问你们觉得现在经济情况比四年前更好吗?大部分人都认为生活更加艰辛,这和科技大厂股价频创新高的荣景背道而驰。美国财富分配严重不均,中西部铁锈带人民生活艰困,因此民主党才会输掉摇摆州。台湾情况和美国相同,很多传产及中小企业前景黯淡。

把台湾台积电化,台湾也不会变得更强大,大部分人民生活也不见得会更好。台积电现象模糊了台湾人民的认知,同时扭曲了社会资源的分配。政府积极配合赢家,却忘记了帮助输家,这是美国大选结果给台湾的警惕!

■台湾要强化「四力」才能在变局中生存

展望未来全球布局,台湾企业需要加强四种能力:第一是投资力,一定要建立海外平台,不论是自建、合资或并购形式,如果自己没有能力就加入别人。第二是管理力,台湾人才缺乏,一定要懂得运用全球人才,而且要能快速视地缘政治变化而移动。

第三是智慧力,中国大陆智慧工厂和机器人领先全球,台商需要加强软硬系统整合,强化制造业韧性。第四是整合力,作为外交孤儿,台商要懂得打群架,才不致在变化快速的世界洪流中灭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