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平台-对抗气候变迁,从全球八大供应链着手

对于大多数面向消费者企业而言,公司本身营运产生的碳排放量,其实远不及其上下游的供应链。推动供应链的净零排放,可以扩大企业在气候议题上的影响力,帮助难以减排产业减少排放,进而促使对该议题重视度较低的国家加速采取行动

根据波士顿顾问公司和世界经济论坛合作的报告《净零挑战:供应链的契机》,在大多数供应链中,实现净零排放(即吸收的碳与排放到大气中的碳一样多)的成本,其实低得惊人。即使完全去碳化,最终转嫁消费者的价格也只会增加1~4%;生产一条40美元的零碳牛仔裤只多花不到1美元而已。

经济效益惊人

全球八大产业供应链,占每年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一半以上。这些排放量中只有一小部分是在最终制造过程中产生,绝大部分来自于供应链(如基本原料、农业和全球物流)。在这八大供应链里,食品业以占全球25%的碳排放量高居第一,营建业占10%次之,时尚、运输、快速消费品各占5%,电子产品汽车和专业服务业则各占2%。

对于原料生产商和运输业者而言,要大力推动去碳化极具挑战性;许多减排措施相对昂贵。然而,通过整个价值链来解决碳排放问题,或许更经济实惠。大多数供应链都具有提高效率的潜力,也有增加原料回收的空间。此外,很多碳排放是来自传统电力,这部分也能用相对便宜的再生能源取代。

此外,排放密集型的基本原料只占最终消费价格一小部分,对任何价值链末端的公司来说,去碳化成本要低得多。事实上,在我们分析所有价值链中,完全去碳化转嫁最终消费者物价涨幅不超过4%。

为什么会这样呢?以一辆标价35,000美元的中型家用车所使用的钢材为例:钢铁生产是供应链中排放最密集的活动之一,生产零碳钢会大幅增加钢铁业者的成本,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增加50%。但由于钢材只占汽车总成本大约1,000美元,因此最终产品价格涨幅会低得多。事实上,同一辆完全使用零碳材料制造的汽车,最终转嫁消费者的平均成本只需增加600美元(涨幅不及2%);而制造一支400美元的零碳排手机,也只增加不到4美元(涨幅低于1%)。

为何进展甚微

那么,为什么供应链的去碳化无法普及呢? 首先,大多数公司难以取得所需数据,并依此订定减排目标供应商标准。就算制造业者能计算自己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但要掌握「范畴3」排放量(包含价值链上所有间接排放的气体)却很复杂。对于那些拥有数以万计产品和大量供应商交易额的企业来说,挑战尤其艰巨;有些甚至很难理解自己的供应商是谁;而产品碳排放足迹的数据共享也尚处于起步阶段。

即使公司拥有相当透明度,解决碳排问题也绝非易事。供应链排放可能来自全球多国的数百家上游供应商(包括供应商和供应商的供应商),怎么让它们动起来也有难度。这需要更深入与供应商接触,加强教育,展开合作,在某些情况下,还需要承诺建立长期伙伴关系

克服障碍 此其时也

企业只要有心解决其供应链排放问题,许多障碍是可克服的。第一步就是要建立价值链排放基准,并与供应商交换数据。一旦供应链排放透明化,企业应在所有排放范围设定1.5°C的公开目标或净零目标,并通过供应链积极串联目标。

企业也应思考重新设计产品,例如提高可回收性和使用更环保的素材,以减少供应链排放,实现永续性。采购策略亦然,应重新思考「自己生产或购买」,并限制对远距物流的需求。近岸外包可减少物流的碳排放,并使供应链对冲击的耐受力更强—这在后疫情时代更显重要。

企业也可将排放指标纳入采购标准并追踪绩效。为供应商制定采购标准是解决上游排放问题最直接有力的方法之一,例如规定再生能源或回收材料的所需占比。企业也需与供应商合作解决其排放问题。一些上游供应商可能缺乏减排知识,企业可提供教育和技术支援;若上游供应商资金有困难,公司可通过合资或承诺长期采购来提供帮助。

企业也应向产业机构等组织施加压力,以制定产业层面的气候行动目标,并联合跨部门政策团体以改变去碳化政策环境。企业也可携手壮大采购规模,加大对绿色材料的需求,借此鼓励上游投资相关技术,使绿色解决方案往后更具经济性

最后,企业亦需改变其内部运作,引入低碳为导向的公司治理。只有在有明确目标、专门资金投入和管理激励措施支持下,供应链的变革才会成功。

供应链去碳化为全球气候行动提供了重要契机。自身碳排量较小的企业透过上下游的串联,也能发挥全球影响力,且对于消费者的价格涨幅非常有限。上游去碳化并不容易,且需要时间。全球领导企业已在应对这些挑战,其他公司也应急起直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