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平台-区块链技术与气候变迁

人类曾经多次野心勃勃,想要推动共同对抗气候变迁,例如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迁纲要公约》因欠缺约束力实际上没什么显著作用;1997年《京都议定书》要使温室气体控制或减排成为已开发国家法律义务美国总统小布希却退出协议;2015年联合国气候峰会中通过《巴黎协定》,而现任美国总统川普也退出了。大国的退出与某些国家的表面工夫,都其实揭示了政府参与之外,民间企业的力量与科技发展势必要更发挥影响力,才能更加确保地球的未来。

随着AIoT与5G时代的到来,万物联网高速传输导致各种传感器海量数据汇整成为可能,未经变造的数据如果直接上链,也能使我们更精准而透明有效的监控环境中的变化,也能更即时地面对自然环境中的变化与潜在风险,例如过去常被诟病的温室气体重复计算的问题。而世界各国都较早开始进行的,运用区块链进行食材溯源相关应用,虽然还不能算是最有意义的运用方式,却是一个较为具体且已经较为流行的应用。

另外,永续能源部分,目前最多讨论与应用尝试的就是在碳权交易、碳足迹抵销绿电购买、消费的部分。

如欧洲的非营利组织「Poseidon」透过在消费中结合小额捐款支持秘鲁森林保育计划,让每一笔消费产生的碳足迹可以再让消费者抵销掉该笔消费产生的碳足迹。而台湾的Maicoin集团也已经与台大森林环境暨资源学系合作,从新种植的森林中获取3万吨碳权,并以购买了的碳权来发行碳币以利碳权交易的证券化

能源话题上,除了碳排放的追踪,另一部分就是进行全方位的能源使用追踪的输入与输出,而台湾的IoT新创NextDrive联齐科技与区块链新创BiiLabs合力出击日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BiiLabs主打IOTA的分散式帐本技术,有「越多人参与,效率越高」的特色,而且因为不依赖矿工进行验证,而是其他使用者协助进行验证,因此也不会有其他复杂的因素影响,其中的Tangle技术则可以快速地进行身分验证与数位资产的管理,搭配上 NextDrive本身的能源物联网产品,不只是可以精准理解使用者的「消费」电力情况,更是可以反过来追踪「生产」了多少电力,以及这些电来自哪里、有多少已被交易,鼓励大众也加入绿电生产的行列,并且方便有效率地转卖给电厂。这样的服务已经与日本几家电力公司合作,用来分析消费者的用电情况,也在日本电业自由化的背景下,让节约能源与有效利用得以实现。

碳交易(Carbon trading)是国际间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所采取的经济工具之一。简单来说,政府会先设立温室气体的总量管制目标(Cap),再分配二氧化碳的排放权(Emissions permits)给各个排碳业者。每个业者的排碳量不能超过自身所拥有的排放权,因此排放权剩余者能和排放权不足者进行交易,让前者获利而后者免于受罚。欧美国家多设有交易碳排放的「气候交易所」,以减排温室气体。

台湾虽然已有《温室气体减量及管理法》,但仍尚未实施总量管制。换句话说,台湾还没有碳排放市场,而无从进行碳交易。因此,如果台湾要成为「绿色国家」,仅「呼吁」社会大众减碳做环保是不够的,政府必须有魄力的「限制」各产业的碳排放量。有了碳排放总量管制,才能试算出可能的碳权交易价格处份金额、拍卖制度等,形成碳交易市场

我在担任立委任内大力推动区块链应用,卸任后受到英国智库Blockchain & Climate Institute(区块链暨气候变迁学院)邀请出任立法政策研究部门主管,此为一个研究全球气候变迁以及如何用区块链技术来解决气候变迁的问题的智库。

疫情之下,全球各地都在进行「重启」,也因为人类活动的停止,大自然得到了休养生息的机会,但面对气候变迁带来的威胁并未显著减缓。台湾的专业人才在区块链的相关技术上,我相信台湾绝对能透过新创团队在自身领域的专业,加上与政府单位的合作,能够让台湾在气候变迁的努力被看到,并且再一次的让世界看见,台湾可以帮得上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