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平台-供应链重组 牵动国家竞争力

图/本报资料照片

全世界经贸正因地缘政治发生激烈变化,中美贸易战与科技战持续燃烧。最近美国禁止车辆内安装中国软硬体,担心美国司机和基础设施数据外泄,导致联网及导航系统被操纵。现在连呼叫器都被装置炸弹,美国当然不相信中国制汽车,但事实上任何产品均有风险,台湾也非中东呼叫器制造商。

跨国企业被逼加速去中,IBM最近关闭中国研发部门,裁掉上千名员工。除了地缘政治原因外,中国市场竞争激烈,本地对手如华为兴起,打造自己的生态系,IBM只好找新地点如波兰、爱尔兰、印度设立研发中心。

美国发动新一轮制裁,对中国太阳能电池课征50%关税,迫使中国太阳能业者重新规划生产地点,过去集中于东南亚如泰国、马来西亚、越南、柬埔寨等地,但由于美国指控「洗产地」,现转往中东、土耳其、非洲、印度等地。

■「去全球化」,美欧企业没讨到好处

去全球化的结果是,企业成本上升、未来可能关门或倒闭。全球汽车龙头福斯考虑关闭一座德国汽车厂与零件厂,为该公司创立87年来首度关闭德国工厂,主要原因是面临中国电动车激烈竞争。同理,美国为了国安自建晶圆厂、与台湾为国产化比例要求离岸风电业者采用本地零组件,结果均不理想,反而损害消费者利益,台湾现已准备松绑国产化政策。

全世界最大误解是,认为已成功重创中国工厂,却没有想到以美国为首西方国家抵制结果,使得中国走上再工业化、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及再全球化,让企业加速出海、布局全球。在一个两岸相对友善、中国为全球制造中心的时代,台商如富士康有很多优势。但在中国企业遍布世界、台湾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台商除半导体还能对美日输出外,整体产业环境已变得更加艰难。

中国在绿色能源技术快速发展,以及持续降低对进口能源长期依赖的战略,基本上已经奏效。再生能源就是中国地缘政治的武器,全球减少对俄国廉价天然气需求,使俄国不得不更倾向中国;同理,阿拉伯油国也与中国走得更近,不动声色对付在中东全力支持以色列的美国。简单来说,再生能源使中国减少对其他国家的依赖,但却可能使其他国家对中国的依赖加深。

■陆企布局全球,生态系更加强大

未来是生态系与生态系的竞争,这使得中国变得更加强大。过去美国是市场,中国是工厂,而台湾在制造环节扮演一定角色,但美国仍掌握产业链大部分价值。

不过现在世界变了,没有安卓,还有中国的鸿蒙;没有特斯拉,还有比亚迪,而且性价比更高;没有辉达,还有华为,且晶片功能已不相上下。中国生态系不需要依靠美国,光靠国内市场即可培养出世界一流企业。

中国不一定要依靠世界,但世界不能没有中国,这是残酷的现实。所有美国大企业,从苹果、特斯拉、耐吉、星巴克、微软、辉达、波音、高盛,没有人愿意放弃中国市场。IBM虽然关闭中国研发中心,但不代表其产品不想卖给中国,这都是被美国政府逼的。现在中国电动车渗透率已超过五成,全世界车用半导体和零组件供应商,都想强化和中国电动车生态系关系。

欧洲国家头脑远比美国清醒,不会随美国起舞,随意打压中国。课征中国关税,反而会害到自己;撤出中国市场,即将一半以上市场拱手让人、等于自寻死路。德国总理萧兹4月率庞大企业团访华,推动经贸关系、但强调公平竞争;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5月访问法国,受到总统马克宏高规格接待;义大利虽然退出一带一路,但总理梅洛尼7月反而率团访问北京,提升双方经贸关系。

中国最近提出新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清除新兴产业的准入障碍,鼓励更多外国企业参与。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大中产阶级市场,不像印度,虽有14亿人口,但很多产业仍在初级起步阶段。未来中国本土业者崛起,在智慧手机领域,美商苹果最近市占排名掉到第六,前五名都是中国业者;在电动车市场,前十名仅有美商特斯拉一家是外资;在连锁咖啡,曾垮台的瑞幸咖啡最近重新站起,硬是挤下美商星巴克。

■台湾重押半导体,影响整体竞争力

两岸关系不断恶化,台湾违反世界潮流,和中国全面切割、从工厂到市场,把大部份资源押在半导体,影响台湾整体产业竞争力甚钜。未来台湾必须做四件事:一、加速全球布局;二、鼓励策略联盟,包括异业结盟及垂直整合;三、善用合资及并购,尤其在海外;四、改善两岸关系,这是最有效的解方,但恐怕也是最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