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战改变供应链 台厂掀迁徙潮
英业达将部分笔电与伺服器转移至台湾生产,图为英业达总部外观。(本报系资料照片)
台湾外销订单在各地生产比率
中美贸易纷争下,全球供应链逐渐走向碎片化,台商在全球生产配置亦出现挪移,在大陆(含香港)生产比率已明显下降,以移往东协及返台较多。
据经济部调查,2019年在大陆(含香港)有生产线的台商中,进行产线调整者占21.5%,其中纺织品、化学品、电机产品等主要移往东协,比率均在6成以上;科技业者则倾向移回国内,显示台湾仍为科技产业重新布局产能的首选。
从科技大厂动向来看,鸿海集团至少已在16国布建厂区,大陆以外的海外产能将从25%逐步因在地化布局而提高。台积电今年5月也宣布将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投资120亿美元,兴建且营运一座5奈米晶圆厂。此外,和硕去年提出在台湾投资台币149亿元计划,今年将持续执行;英业达将部分笔电与伺服器转移回台生产,部分智慧装置则转至马来西亚生产;仁宝去年越南扩厂;广达今年也宣布加码投资泰国等。
根据经济部外销订单海外生产实况调查显示,台商在大陆(含香港)生产比率由2017年48.2%下降至2019年44.8%,下降3.4个百分点,取而代之的是邻近亚洲和美欧等地区;同时,近年政府积极排除贸易障碍及提高台商回流诱因,致国内生产比率逐年提升,2019年较2017年提高0.9个百分点。
2019年台商在海外生产的产品近7成4「转销第三国」,逾2成于「产地销售」,较2017年分别减少4.1个百分点,及增加3.7个百分点,显示台湾供应链愈趋在地化,提供就近服务。与2017年相比,以电子产品「转销第三国」比率减少10.6个百分点最多,资讯通信产品、基本金属亦各减3.6个、4.4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