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示警百年一大震「快轮到台北」 气象局出面回应了!
台湾10日晚间9点19分发生芮氏规模6.7的地震,全台有感且多处最大震度4级,地震摇晃时间长达15秒,导致国家警报大作。中央大学应用地质研究所教授李锡堤表示,这次属于大型板块隐没型地震,周期为百年一次,预估下一次可能是台北、宜兰地区,震度可能会超过5。对此,气象局表示,以历史文献推论地震是否发生较无科学根据。
▲李锡堤教授警告大型板块隐没型地震的周期为百年一次,下次的震央地区可能是台北。(图/记者李毓康摄)
气象局指出,地震深度77公里,震央位于宜兰外海,宜兰、花莲、台北、新北、桃园、新竹、南投、台中、苗栗、云林、嘉义皆为4级;基隆、台东、彰化、嘉义、高雄、台南皆为3级;屏东及澎湖为2级,连江县1级。
▲12月10日的地震属于隐没板块内部型地震。(图/气象局)
李锡堤指出,10日晚间的地震属于隐没板块内部型地震,台湾位于菲律宾海板块及欧亚板块间,而菲律宾板块从花莲外海延伸到欧亚板块底下深处,到台北、宜兰时深度约7、80公里。
李锡堤说,1815年也发生大型板块隐没型地震,震央位于台北、宜兰,而台北1909年发生规模7.3地震,深度80公里,震央位于新北市中和,而大型板块隐没型地震的周期是「百年一次」。
因此,李锡堤强调,台北地区2020年应该要再留意有类似情况发生,到时台北、宜兰地区的震度可能会超过5。
气象局表示,学者的提醒是好的,但地震无法预测,且台湾地震科学观测史仅100余年,因此以历史文献推断地震是否发生,并没有科学根据,学者的言论只能做为参考。
▲气象局地震测报中心主任陈国昌讲解强震。(图/记者姜国辉摄)
「以我个人判断,地鸣全台都有感到地鸣,这句话本身就有问题。」气象局地震测报中心主任陈国昌上午受访时指出,从今天早上5点多开始就再也没有余震发生,甚至规模小于4的余震也没有发生,昨天有说过,隐没带地震它的地震序列衰减非常快,且隐没带地震所发生的余震规模相对会比较小,2点15分5.56称为最大余震,其实位置跟主震位置有点差异。
陈国昌分析,在9:21、9:27地震跟4.8余震发生后,有5个余震是规模小于4的,发生位置在主震附近甚至在主震边,应该在同一个构造上,但从晚上12点后到1点多规模4.1地震有点向南偏,偏的角度由东偏南,到2点15分规模5.6地震位置已经到东南方向,若用地理上来看,跟宜兰县政府距离拉到31.3公里,所以后面接下来从5.6地震后面接下来有3个小的余震,有1个在原来主震附近。
陈国昌表示,当然需要再仔细研究分析,或者有更多资料佐证,认为主震后续规模5.56地震是另一个构造,被主震序列地震所引发,也是隐没带地震,不过它偏南,深度变浅只剩下60几公里深,可能是另一个构造。他也强调,有很多学者专家认为地震偏少、能量释放不够,因此推测可能有更大的地震,但地震没办法预测,每年有时候多有时候少,并不一定,现在长期一年平均3万6千次到4万次,也有一年2万多次,也有一年5万次,取决于当年有没有发生非常大的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