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预言碳权将成金融商品核心 碳排是投资 酝酿点绿成金

企业家都逐渐了解到,减少碳排是不可逆的趋势,但传统心态很容易将其当成是不得不支出的「成本」。台湾碳权交易所总经理田建中指出,其实从明年开始,当国内业者向国外客户报价时,得标的未必是价格低的厂商,反而很有可能是碳排少的企业,从此处就能看出减少碳排的重要性。

此外,当减碳进行到最后阶段,也就是范畴三的时候,碳排的压力反而是来自供应链,也就是产业的上下游。田建中举例,根据统计微软有96.71%的碳排来自于供应链,HP也是如此,就能知道未来企业在减少碳排不能只独善其身,还得要拉着上下游厂商一起做,才能真正达到碳中和的目标。而减碳更应该被视为新商机,例如Apple、罗技等大厂的产品都因为减少碳排、购买碳权而获得消费者青睐,创造销售佳绩。

也有人质疑,买碳权是不是企业在「漂绿」?田建中认为,买不买碳权不是简单的二分法,据统计,买碳权的公司投资在减碳设备的金额,是不买碳权公司的3倍,由此可证明愿意花大钱买高品质碳权的公司,实际上更是减碳实践者。

Nasdaq大中华区业务开发副总监陈淑敏则表示,自从Nasdaq在2018年并购芬兰碳权交易所Puro Earth之后,交易量每年都呈现2~4倍的成长,在全世界有200多个Green Project绿色设施,都可以转换成为碳权,台湾的碳权交易所已经成立,也应该发展属于自己的方法论,产生规格化、类标准化的合约,就会有越来越多大企业加入,不论是买碳权甚至发展绿色设施,能带来的经济效益都很惊人。

MVGX绿色金融交易所联合创始人Gabriel Wong表示,买碳权是碳中和、净零的重要工作,这些买碳权的企业往往对环保、净零付出更多,但要锁定高品质碳权,因为有些碳权会消失,例如买了森林但十年内树木将被砍伐,就不是高品质碳权,也会让消费者对企业产生质疑。

由于台湾是出口导向国家,未来买碳权的比重势必高于卖碳权,是否有发展自主碳权的必要?田建中认为虽不容易但仍应开发,尤其环境部审查机制将简化,台湾仍可发展属于自己的碳权。陈淑敏及Gabriel Wong则一致认为,科技是台湾强项,发展碳权反而是台湾的机会点,接轨科技发展与国际知识、标准,加上资金配合,也能发展出属于台湾的碳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