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眼】陸軍士督長被換 是精進士官制度失敗替罪羊
军队战力要强,要满足软硬体条件。图/本报资料照
蔡政府任内诸多军事讯息,包括提高国防经费、大买武器、兵役延长、潜舰国造、时不时泄出的小规模台美军队交流,乃至于最近部分美制武器系统可能在台联合生产等,都塑造出蔡政府最挺国军、国军战力越来越强形象。但,真的吗?
理论上,军队战力要强,至少要满足软硬体条件。硬体是有先进适合的武器装备,软体则包括士气、人力资源与部队制度等能配合做有效运用。近年因美国自身需要,主动卖武器与「指导」我建军方向,前者先不管适合问题,至少政府做起来比以前容易,成为当前宣传重点,但后者在美方少注意部分,成绩如何,就避而不谈了。
最近陆军有多位士官督导长人事异动,其中原因仔细推敲,或许可以对蔡的国防政策用心程度一叶知秋:司令部原士督长李家纬未往参谋本部等高司单位任职,转调步训部兵器组教官,遗缺由在马防部任职20年的士督长接任;此外,李的陆军士督长室幕僚也紧急全数调整,4月26日通知,5月1日生效。
外传相关异动起因是李对陆军司令钟树明交办的精进制度,未见起色。钟司令虽未正面回应,但在随后主持「强化士官制度政策指导座谈」时,放的调子就在期勉新任士督长要持续推动精进士官制度,并提及陆军迫切需要提升士官小部队战斗、任务式指挥等能力,确保战时能有效发扬部队战力,因此遵循国防部指导,推动精进士官制度等语;稍后新任士督长与士官干部谈话,也在共同研讨精进士官制度的期程规划,并表示,将分赴各单位巡回座谈,召集士官干部共同研讨,针对现行制度不足之处加以精进云云。
如果调职主因真与精进士官制度有关,证诸过去历史,李恐怕是替罪羊,钟司令也搞不定,国防部高层没有眼光与用心才是问题关键。
会这样说,是因为精进士官制度问题不在个人,而在整体制度。当初推此政策,主要是大陆来台的资深士官退伍后,补上来的士官质、量都出了问题。时任参谋总长刘和谦于1992年初指示研拟方案,年底由国防部颁布《精进士官制度实验指导大纲》,欲厘清军士官权责、激发士官主动性,但从1994年开始推动后,隔年就没能进入计划第二阶段。此后军方虽续提此词,暗示还没放弃,2001年监察院纠正报告却直指该案并未改善部队战力,士官仅有操作武器的基础能力;2008年国防部再推「士官评议委员会」,下放军官部分权力,但2013年的洪仲丘事件,参与士官呈现出的素质,又给方案重重一击。
当时外界多把焦点放在军法审判移交司法机构的影响,鲜少注意国防部的改革草案里,也有对士官制度提出改进方案。随着大众注意力转移,改革作为也束之高阁,权力仍然回到军官手里。就算曾提高士官专业加给,并推动修正军士官权责划分指导原则,但如果有效,这次人事案后续就不用再研讨精进制度的期程规划了。
该案在30年间,有如鬼打墙般一直被提起,却始终达不到预定目标的原因与解方,监察院、立法院、国防部,甚至一般军人都提过建议,但上位者缺乏策略眼光、也从假装重视到不重视,再加上大环境挤压,耽误了国军改革。对此仅指出三点:
一、早在蔡政府上台前,就已提过对策。蔡所属的新境界文教基金会,于2014年出版国防政策蓝皮书第六号报告《新世代的军人》,质疑过领导军士官干部经验能力,并提出解方,但经历八年完全执政,做到多少?该修的法修了没?而在2020年蔡出席三军士官新生联合开学典礼,针对精进士官制度,还要求参谋总长领导三军士督长进行整体规画,近期提报。这是别人帮她准备的稿,念完后有没当回事?大家心知肚明。
二、军士官干部学养经验不足,也与部队缺员、任务繁重有关,而蔡执政期间,两岸持续紧张,军队保持日常战备都来不及了,士官自也没时间强化专业训练。赖上台后,两岸关系恐怕会更坏,这对士官素质培养,势必雪上加霜。
三、新总统赖清德公布国安人事时,说「国防二法通过后,军政军令已经二元化」,暴露出他与亲近幕僚对国防事务不进入状况,而新任文人国防部长顾立雄,外界对他期待甚殷,称他了解军务,又没军种包袱,他自己则表明上任后的目标,是加强国军不对称作战与联战能力,同时让国军可以与国际合作。换句话说,根本没考虑要解决士官制度面临问题。但究竟是哪边该先解决?真正了解军务的人应能分清。
综合言之,精进士官制度是为提升军队最重要骨干—士官质量而生,但从90年代由国防部高层发动,屡提屡停,一直未成,既能知其重要性,又能明白解决问题不易,国军已经耗费30年光阴了。此次人事异动,看不出加压力给下层,可以有什么新变化。而从新政府领导对国防事务的生疏,与外界不少拍马风向,能期待国防部高层做魄力改革吗?兵者乃国之大事、存亡之道,外界在悲观之余,仍不得不抱持一丝希望。